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后,內蒙古國稅局認真組織金融業營改增專項輔導,積極開展送政策上門活動,幫助金融業納稅人更好地適應新稅制。據統計,內蒙古金融業稅負從試點初期的略有增加,到2016年第三季度開始實現稅負整體下降。2016年5月~11月,內蒙古金融業3203戶試點納稅人申報銷售額3570億元,實現增值稅29.77億元,與繳納營業稅的法定稅負相比,合計減稅1.12億元,稅負下降3.6%。
據了解,為確保金融業營改增專項輔導取得實效,內蒙古國稅局針對金融業的行業特點,從自治區國稅局、基層國稅局和納稅人三個維度制定了專項輔導方案,要求自治區,盟(市),旗(縣、區)三級國稅機關的稅收政策、防偽稅控管理、發票管理和稅源管理相關人員全部參加輔導,輔導對象包括金融企業的財務部門負責人、辦稅人員、開票人員和稅務代理人員,實現了專項輔導的全覆蓋。同時,該局根據納稅人經營特點、納稅方式和業務復雜程度,對輔導科學合理分工,自治區國稅局負責全區57戶匯總納稅企業總機構的輔導,盟、市國稅局負責銀行和保險公司分支機構、財務公司和信托公司的輔導,旗、縣、區國稅局負責小額貸款公司等數量多、業務相對簡單的納稅人輔導。據統計,2016年9月~12月,內蒙古國稅系統共投入人力2000余人次,實地輔導金融業納稅人2987戶,輔導金融企業人員5000余人次。其中,自治區國稅局對中國銀行、農業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和中國人保、平安保險等大型金融企業開展了兩輪專項輔導。
“國稅機關幫我們理順了增值稅抵扣憑證管理,對每一張專用發票都細化到具體征收品目,同時實地輔導信息系統的使用,現在我公司已實現減稅1826萬元。”內蒙古最大的地方性金融企業包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財務部副部長李志明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
為確保營改增政策落地生效,內蒙古國稅局組織稅務人員積極送政策上門,實地“問診把脈”。該局主要采取聽、查、談的工作方式,聽取納稅人營改增試點情況介紹,了解存在的問題,查看抵扣憑證和申報核算資料等,組織有針對性的稅法輔導,解答具體業務問題。據統計,2016年5月~12月內蒙古國稅系統共對1527戶納稅人開展了“一對一”“面對面”的解答輔導,明確免征界定等6方面162項具體業務問題。通過積極落實稅收優惠政策,不斷規范政策運行,更多的金融業納稅人更好地適應了新稅制,有效減輕了稅負。據統計,前述5個銀行2016年第四季度發生進項稅額22332萬元,較第三季度增長了近3倍,基本上實現了應抵盡抵;內蒙古農業發展銀行、農村信用社等168戶一般納稅人選擇了按照3%征收率簡易計稅。
中國工商銀行內蒙古分行財務部任慧說:“國稅機關及時輔導可抵扣進項稅額的購進項目范圍,幫助我行建立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內部考核管理制度。2016年第四季度,我行實現增值稅1億多元,抵扣稅款是第三季度的6倍多,比繳納營業稅減負近1000萬元。”
據了解,隨著營改增后金融業稅負下降,內蒙古金融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據內蒙古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前11個月,全區金融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6%,金融機構存款余額增長18.4%,貸款余額增長14.2%,保費收入增長24%。(本報記者 任恒君 通訊員 岳宏偉)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