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召開的內蒙古“兩會”上,“推進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再成熱點話題。
中蒙俄經濟走廊是國家正在建設的“一帶一路”六大經濟走廊之一,是中國絲綢之路經濟帶、蒙古國“草原之路”和俄羅斯“歐亞經濟聯盟”三大倡議的對接載體。
外接俄、蒙的內蒙古自治區,是中國向北開放的重要前沿。如是背景下,其未來舉動備受關切。
先修路,才能與蒙俄“共贏”
“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根本。”人大代表屈振年是內蒙古自治區突泉縣委書記,他在談到推進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話題時開宗明義地說。
他以內蒙古自治區阿爾山市舉例說,作為中外聞名的旅游勝地,目前該市與蒙古國喬巴山市還沒有通火車,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這兩個地方的有效對接,因此必須先修路。
屈振年認為,官方應該盡快將此納入議事日程。他展望說,如果兩地通了鐵路,未來有了飛機并設置口岸,那么兩地的來往就會很頻繁,這樣就可以帶動兩地的經貿往來。
盡管“先修路”被屈振年納為推進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的首要工作,但他也同時認為,兩地應同時在文化上多溝通、互相學習,了解俄蒙的需求,做好相關出口工作,實現共贏。
推進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應有“綠色”
“蒙、俄地區缺乏蔬菜,應考慮在中蒙俄經濟走廊沿線地區種植中國特色的綠色產品。”
人大代表馮方祥是內蒙古自治區阿榮旗旗長,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這樣說,推進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應該多些“綠色”。“增加一些農畜林綠色產品,這樣能改變內蒙古諸多口岸的單一性。”馮方祥認為,這對于當下中蒙俄毗鄰地區進行的跨境電商和跨境旅游亦是一種補充,也能對中國內蒙古地區的特色產品的知名度起到提升作用。
口岸城市要學會講好中國故事
“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對于滿洲里這樣一個口岸城市而言,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因此一定要學會講好中國故事。”人大代表、滿洲里市長許愛蓮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這樣表示。“對于滿洲里而言首先要學會講好旅游故事。”許愛蓮說,這是邊境城市最重要的一環,目前跨境旅游之火熱,料成趨勢。
許愛蓮指出,滿洲里要借助中國“一帶一路”及滿洲里國家開發開放試驗區的政策優勢,做強開放平臺,與此同時還要做好綜合保稅區、互市貿易區、跨境經濟合作區建設,推動互聯互通,助力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李愛平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