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蒙古工業經濟穩中向優工業利潤同比增長20%


    來源: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網站   時間:2016-12-29





      今年以來,通過落實一系列穩增長、調結構、促轉型的政策措施,全區工業經濟運行實現總體平穩、穩中向優,效益質量活力同步提升。前11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2%(如以年初PPI核算增速為10.2%),高于全國平均增速1.2個百分點,居全國第15位、周邊省市第二位(寧夏增長7.5%)。企業利潤大幅提升,前10月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總額901.3億元,同比增長20%,增速居全國第2位(河北21.8%),較去年同期提高43個百分點,高于全國11.4個百分點。規上工業企業戶均利潤達0.21億元。


      主要產品價格回暖,多數產品產量同比增長。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終止了51個月連續下降的態勢由負轉正。11月我區PPI同比上漲8.2%,排全國第6位,高于全國平均水平4.9個百分點。30種主要工業品中,93.3%價格回暖;20種產量同比增長,增長超過10%的有11種,產量居全國前3位的18種,居全國第1位的10種。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15768.9億元,同比增長5.2%,較去年同期快5.6個百分點,比全國平均增速高1.3個百分點,增速居全國第15位。


      降本增效效果明顯,優勢特色產業競爭力提高。加大了電力多邊交易、大用戶直供等電力綜合改革措施,全區大工業用電價平均每度降低7.86分,達到0.32元/度,保持了全國最低水平,預計全年降低企業成本75億元左右。全國市場占有率電石由33.5%提高到37.6%、鐵合金由16.4%提高到19.7%。落實國家各項減稅清費政策,為企業減負160多億元。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成本84.31元,較年初降低0.62元,比全國低1.54元。停產半停產企業從年初814戶降到386戶,企業虧損額同比下降17.6%,較去年同期減少了64.6個百分點。


      工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初級產品轉化率、產業集中度提高,煤炭占比下降。電解鋁、電石、甲醇、煤炭、農畜產品加工轉化率分別達73%、65%、43%、32%、60%,同比提高3、5、2、3、2個百分點。工業園區對工業總產值貢獻率達68%以上,百億元工業園區達48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中煤炭占比由去年的23.1%下降到21.6%。22個新興產業園區集聚600多家規模以上企業,稀土、晶硅、石墨、生物制藥、云計算均居全國前列。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穩步推進,煤電用一體化產業鏈競爭優勢明顯。退出煤炭產能330萬噸、鋼鐵產能291萬噸,較好完成了國家下達的任務,去產能工作進度、質量走在全國前列。引導煤炭企業上下游聯合兼并重組23起,涉及重組資產1480億元,盤活煤礦投資和轉化項目投資240億元,可新增產值200億元,控制新增產能7000萬噸,可就地消化現有煤炭產能9286萬噸。構建起煤-電-加一體化產業鏈,其中電力、化工產業中煤電、煤化一體化比重達到90%以上、鋁產業中煤電鋁一體化比重達到70%以上。企業規模效益顯著提高,前10月規上工業企業戶均主營業務收入達3.64億元,居全國第3位,超百億元企業達35戶。


      市場主體持續增長,中小企業活力增強。全面落實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八條措施”,積極開展“雙優”創建活動,持續優化企業發展環境。在全國省級層面率先開展中小微企業創業創新電子服務券工作,“助保貸”融資服務覆蓋全區50%的旗縣(市、區),盟市統籌比例達到60%以上,累計發放“助保貸”貸款53億元。截至11月底,全區實有各類市場主體173.52萬戶,注冊資本3.63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2%、24.31%。前三季度全區規模以下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4%,比上年同期增速提高1.1個百分點,增速居周邊省區第3位。


      創新驅動綠色發展步伐加快。積極開展工業強基行動和企業技術創新,累計認定國家級技術創新示范企業5個、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1個,自治區級企業技術中心達到141個。傳統產業生產工藝、技術裝備、節能環保處于國內領先地位。300千安以上電解鋁產能達到90%,6300KVA及以下鐵合金礦熱爐全部淘汰,25000KVA及以上電石產能達到81%,100萬噸及以上焦炭裝置達到95%,30萬噸以上尿素裝置達到100%。鋼鐵、水泥、化工、有色金屬冶煉等重點行業企業清潔生產審核通過率達67%,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和用水量同比分別降低7%、4.5%。


      “兩化融合”水平進一步提升。積極推進“互聯網+”,全力貫徹落實“中國制造2025”。啟動了內蒙古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建設,全區云計算數據中心承載能力為70余萬臺,實際運行突破40萬臺。啟動了內蒙古網絡協同制造云平臺包頭試點項目;建成投運了互聯網+稀土、煤炭、PVC、葵花籽等一批大宗商品電子交易平臺。全區電子政務外網自治區、盟市、旗縣三級政務部門接入率達100%、85%、80%。“兩化融合”對標企業累計完成2283戶,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53%。全區電信業務總量437億元,同比增長16%;互聯網用戶普及率95%,同比增加6.3個百分點。


      新項目新投資為工業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和支撐。利用產業基金、富余產能、電價、產業鏈等綜合優勢,實施精準招商,成功引進沃特瑪創新聯盟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項目入駐呼和浩特市,23戶配套項目同時開工,明年將形成30萬臺電動汽車產能,構筑起以鋼、鋁等行業兩化融合協同制造體系;總投資508億元的93個云計算、大數據項目簽署協議,多晶硅、鋁后加工、藍寶石、稀土加工等60多個項目簽約入駐,將形成500多億元產值。1004個億元以上工業項目開復工建設,276個億元以上工業項目建成竣工,中天合創140萬噸煤制烯烴等一批重大項目建成投產、伊泰200萬噸煤炭間接液化示范等一批重大項目獲得國家批復。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