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蒙古羊絨產業電商發展緩慢


    來源:中國紡織報   作者:田子欣    時間:2016-12-20





      我國擁有飼養絨山羊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北緯45度的羊絨被譽為“纖維鉆石”,國內產絨又以內蒙古的羊絨最好,這里出產的白絨都是“軟黃金”,它們和黃金一樣按克數售賣。而國外的羊絨大多以青紫絨為主,細度、光澤度均顯遜色。盡管內蒙古的羊絨企業生產的羊絨制品質量過硬,卻存在電商意識不強、設計自主品牌意識差的問題。為轉變內蒙古羊絨產業電商意識,近日淘寶杭州總部聯合呼和浩特市羊絨協會走進工廠、企業,為多家內蒙古當地羊絨企業進行淘寶直播。


      羊絨企業的自主設計鳳毛麟角2008年以前,和潤工貿和大多數內蒙古的羊絨企業一樣,主要還是為歐美客戶貼牌生產。從2015年開始,該企業聘用國際設計師,走自主設計之路,經過市場的認證,目前其產品已經在紐約高端百貨商場(BAR鄄NEYSNEWYORK)銷售,然而這樣的企業卻是少數。包頭市凱研時尚絨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崔繼軍20年前入行,如今他生產的羊絨圍巾多數仍貼牌外銷。崔繼軍介紹:“公司的羊絨質量經得起市場考驗,產品一般都外銷到了日本。比如國際知名品牌MUJI高檔的羊絨圍巾都是在我的廠里制作完成的。”在崔繼軍的廠房,筆者看到了這樣的一條圍巾,手感細膩,花色大方,這樣高質量的產品卻沒有出現在國內市場,企業只能賺相對低廉的代工費。崔繼軍坦言,企業在設計研發中存在感幾乎為零,大多數內蒙古羊絨企業仍在走貼牌生產的老路。


      內銷增長,羊絨成品網銷增量崔繼軍坦言:“走出去,是因為我們生產的好東西外國人愿意用高價錢買走,而對于‘軟黃金’,這幾年國人才開始有能力來消費。”


      筆者從呼和浩特市商務局了解到,羊絨產業在呼市是一個傳統的優勢產業,每年羊絨羊毛圍巾的產量大概為2000萬條。5年以前,90%的羊絨企業做出口貿易。隨著國際市場的變動,羊絨生產企業已經逐漸在轉內銷。內蒙古的羊絨企業在開實體店進行銷售的同時,越來越重視網絡銷量。


      呼市羊絨協會工作人員海源介紹:“近幾年,企業對于網銷越來越重視,如在淘寶上認證的‘中國質造’羊絨產業帶上,從發起時的9家羊絨企業增加到如今的28家,羊絨企業也在不斷轉型、探索。”


      為內蒙古多家知名羊絨企業做電商推廣的孫建國表示,近幾年,內蒙古的羊絨業企業家也逐漸意識到要保護自己的優勢,因為在羊絨電商營銷上確實和南方企業甚至和河北、甘肅的企業均存在差距。如果內蒙古的羊絨業電商發展不起來,那么,幾年后內蒙古很有可能成為羊絨企業倒閉“重災區”。


      孫建國擔憂地說:“我們的同行也充分地認識到資本的力量。去年有沿海地區的團隊決定投資羊絨行業,開始出資收購內蒙古的一些羊絨企業,低價競爭,賠錢賺吆喝,一年內就會拖垮一批小企業。”


      本土羊絨企業電商意識不強筆者從阿里大數據了解到,河北邢臺、甘肅羊絨產業發展迅猛,然而內蒙古地區的羊絨產業卻發展緩慢,更多小型企業已經破產,黯然退出了市場競爭。


      據阿里大數據統計,2015年全國羊絨制品成交額比2014年下滑近1/3,2016年反而比2015年銷售額增加了一倍,同時,賣家少了近1/4,客單價上漲1倍。這說明消費者消費能力在逐步提高,羊絨市場發展勢頭走高。


      據阿里集團工作人員介紹,在阿里大數據中,內蒙古的羊絨羊毛產品抽檢無假貨,也是全國羊絨產業唯一還在使用梭織技術的地區,因此電商銷售還是要將品質過硬的內蒙古的羊絨產品推廣至全國。(田子欣)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