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大力開展生態治理,進一步優化生態環境,為產業發展和人民生活創造優良的人居環境。生存環境的質量本身就是區域發展的強勁動力。烏蘭察布雖然總體環境良好,但也面臨一系列突出環境問題,如:大面積采礦形成嚴重的生態破壞,水資源缺乏,區域內水系普遍趨于干涸,岱海、黃旗海水位下降,水域縮減,水體質量下降;冬季采暖造成嚴重空氣污染;區域內火力發電和城市雨污合流污染環境等。這些問題正在使我們的綠色優勢逐步喪失。因而,大力開展生態環境的綜合治理刻不容緩。在這方面,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點工作包括:礦區環境的全面整治;市域各主要河流的流域治理;引黃濟岱,增加區域內水供給總量;舊城區以及各旗縣中心城區(鎮區)的雨污分流及海綿城市建設。通過綜合治理,進一步優化生態環境,為區域發展創造優良的生態基礎,以優良生態環境吸引投資、吸引游客。
建立覆蓋全市的環境大數據中心,實時掌握環境動態。以固定站點監測、無人機實時動態監測和人工抽樣檢測相結合,建立全市環境大數據中心,形成區域全覆蓋的環境網格化實時監控管理系統,既可以第一時間掌握區域環境的變化情況,為市委政府決策提供可靠的數據依據,又可以將烏蘭察布市優良的環境特色,向社會直觀展示,成為環境智慧管理體系的重要組成環節。這也將是自治區首個市級環境大數據中心。
二是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清潔能源產業。要立足烏蘭察布市優越的光能、風能資源,借力國家資源枯竭城市轉型、光伏領跑者、光伏扶貧、分布式光伏等各類政策,大力建設清潔能源產業基地。同時,利用市場機制,依托京津地區的人才和技術優勢,堅持技術引進、自主研發與合作開發三路并進,發展與清潔能源相關聯的各類產業,包括技術研發、裝備制造、特殊材料研究與制造,以及清潔能源技術應用產業,建設技術領先、門類齊全、產業鏈完備的清潔能源產業基地,為區域產業體系的構建夯實基礎。
三是以清潔能源產業為基礎,構建國內領先的低碳產業體系。把清潔能源產業作為烏蘭察布市的基礎產業,通過引進與其關聯的相關產業,發展構建完善的低碳清潔產業體系,具體包括:
以蓄能為基礎,構建能源互聯網,提高清潔能源的輸出質量,逐步取代化石能源。清潔能源因自然條件的變化,其電力產出不穩定,導致并網傳輸受限、棄風棄光嚴重和資源浪費。宜將引黃濟岱工程與抽水蓄能電站建設統籌起來,在改善區域水資源條件的同時,構建蓄能體系,實現一舉多得。同時,引入歐洲高效蓄能技術,這種技術特別適用于分布式光伏電站的環境,是大型抽水蓄能電站的理想補充。以蓄能為基礎,構建聯結水電、光電、風電、火電等多類電能生產設施的智能化管理運營體系,實現水、光、風、火的相互聯通和聯合調度,構建國內首個市一級的智能化能源互聯網。
大力發展以電力為基礎的耗能產業,促進清潔能源就地消納。烏蘭察布冬季氣候寒冷,采暖時間長,耗能高。目前的燃煤采暖方式使得城鎮冬季空氣質量普遍下降。引進歐洲先進的高壓電極鍋爐技術,充分利用本地豐富的清潔能源資源,逐步取代化石能源,實現零排放的采暖目標。進一步擴大以電力為基礎的高耗能項目,特別是大數據產業,依托烏蘭察布緊靠京津的特殊地理位置,低廉的土地資源和優良的生態環境,吸引大型企業建設各類數據中心。同時,引進在北歐廣泛應用的電極化工業污水處理技術,將清潔能源應用于工業污水處理領域,最大限度地實現清潔能源就地消納。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