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快提升內蒙古自治區服務保障能力,促進產業轉型升級,釋放消費潛力,實現通用航空業持續健康發展,近日,自治區政府下發《關于促進通用航空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到“十三五”末我區通用機場總數要達到37個。
內蒙古地域遼闊、區位優越,發展通用航空潛力巨大。國家實施“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和新一輪振興東北戰略,為內蒙古帶來了新的重大機遇。十三五”期間,我區要建成32個通用機場,爭取實現全區境內通用機場或兼顧通用航空服務的運輸機場覆蓋農畜產品主產區、主要林區、主要旅游景區,全區80%以上區域實現低空管控、保障與飛行服務覆蓋;全區通用航空器超過150架,年飛行量超過4萬小時,培育一批具有市場競爭力的通用航空企業;以發展航校為切入點,加快推進通用航空培訓產業發展;開展以通用航空器為重點的租賃業務,力爭引入同時擁有中國民用航空局(CAAC)與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適航認證的通用飛機整機制造項目,不斷擴大航空制造業規模;通用航空業經濟規模力爭超過300億元,初步形成安全、有序、協調的發展格局。
為完成既定目標,我區將從以下四個方面有所作為:
——加快通用機場建設。統籌規劃布局、注重安全綠色發展、推進區域協同發展,積極推進以阿拉善左旗機場為中心的西部通用機場群、以海拉爾機場為中心的東北部通用機場群、以錫林浩特機場為中心的東南部通用機場群、以鄂爾多斯機場為中心的西南部通用機場群4個通用機場群的綜合型通用機場建設,保障通用航空運營服務,打造區域通用航空網絡重要節點。
——培育通用航空市場。強化通航運輸功能、擴大通航作業范圍、發展通航培訓產業、發揮通用航空、拓展通航消費領域等,鼓勵和加強通用航空在搶險救災、醫療救護等領域的應用,完善航空應急救援體系,提升快速反應能力。同時鼓勵和支持開展航空旅游、航空體育與體驗飛行,發展通用航空會展、飛行賽事、航空文化交流等活動。
——推動結構轉型升級。培育通航制造產業、建設通航產業園區,積極對接和吸納國際通用航空業優質資源,建設8—10個綜合或專業示范區,促進通用航空業集聚發展。
——提高服務協調水平。積極推動低空空域開放,配合做好全程安全監管,實現真高3000米以下監視空域和報告空域無縫銜接,提升全區低空空域航空情報、航空氣象、飛行情報與告警服務能力,簡化通用航空飛行任務審批、飛行計劃申請和審批(備案)程序,形成更加利于通用航空業發展的低空空域管理政策。同時,加強通用航空領域信用體系建設,強化行業自律,逐步形成統一規范、競爭有序的通用航空市場。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