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全區經信系統堅定貫徹自治區黨委、政府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的一系列決策部署,攻堅克難,多措并舉,工業經濟保持“總體平穩、小幅回落,高于全國及周邊省市”的態勢。
一、全區工業經濟總體平穩,壓力持續加大
前三季度,全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5%,較上半年回落0.6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回落1.1個百分點,高于全國平均增速1.5個百分點,居全國位次由第12位后移至第14位,與寧夏并列居周邊省市第一位。
(一)主要產品產銷良好。全區重點監測的30種主要產品中,21種產品產量同比增長,增長超過10%的有9種。其中,乳制品同比增長14.7%、PVC10%、鐵合金17.1%、轎車45.3%、鋁材56.6%、多晶硅96.3%。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銷率達到96.1%,比上半年提高0.2個百分點。
(二)主要行業保持平穩增長。1-9月,全區41個規模以上大類行業增加值增速實現增長的有35個,其中超過全區平均增速的有18個。占工業比重47.2%的冶金、裝備制造、高新技術三個行業實現較快增長,分別同比增長11.9%、7.8%、9.2%,貢獻率達42.9%;能源、農畜產品加工業實現穩定增長,同比分別增長6.9%、7.4%,貢獻率達56%。
(三)主要產品價格回升。前三季度87%的產品價格回升,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降幅持續收窄,9月份同比由負轉正增長1.5%,終止了51個月連續下降的態勢,表明國內工業產品供需矛盾有所緩解。10月中旬,我委監測的30種主要工業品價格中,與年初比有26種上漲。其中鄂爾多斯煤漲185元/噸、螺絲紋鋼700元/噸、電解鋁2480元/噸、PVC2050元/噸、甲醇350元/噸、焦炭670元/噸。
(四)七盟市穩定增長。前三季度,興安盟、呼和浩特市、阿拉善盟、通遼市、包頭市、鄂爾多斯市、烏蘭察布市規上工業增速超過全區平均水平;增速居全區后三位的是錫林郭勒盟(6.6%)、呼倫貝爾市(6.3%)、烏海市(5.6%)。
(五)企業效益明顯好轉。1-9月份,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13897.5億元,同比增長4.6%,增速較上半年加快2.5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加快5.3個百分點;實現利潤總額764.4億元,同比增長18.1%,比上半年提高17.5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提高39.6個百分點;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62.6%,比上半年下降0.5個百分點;每百元主營業務成本率為84.5%,比上半年降低0.3個百分點;停產半停產企業從年初814戶降到410戶,虧損企業虧損額同比下降15%。
(六)工業用電量和鐵路運輸平穩增長,成品油銷售量回落
一是工業用電量增長平穩。前三季度,全區工業用電量同比增長2.9%,較上半年回落1.2個百分點,高于全國(2.0%)及周邊省市(除陜西增長7.9%)。
二是鐵路運輸量逐月增加。前三季度全區鐵路貨物發送量4.7億噸,同比下降0.5%,降幅較上半年收窄2.1個百分點;其中煤炭發運量4億噸,同比下降2.1%,增幅較上半年收窄2個百分點。
三是成品油銷售回落。前三季度全區銷售成品油521.2萬噸,同比增長2.8%,較上半年回落4.1個百分點。
二、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大幅回落
前三季度,全區完成工業固定資產投資5348.2億元,同比下降2.5%,增速比上半年回落3.1個百分點,比全國工業投資增速低5.7個百分點。
分行業看,占投資總量65.7%的能源、冶金建材、農畜產品加工三個行業投資增速實現同比增長,分別同比增長3.6%、10.3%和10.5%;占投資總量26.1%的裝備制造、化工行業、高新技術行業投資下降,分別下降5.6%、37.9%和9.6%。(附表7)
從盟市看,前三季度投資總量居前四位的盟市鄂爾多斯市仍領跑全區,完成投資額1618.0億元(占30.3%)、包頭市(20.9%)、通遼市(10.9%)和赤峰市(6.9%),總計投資額3686.0億元,投資占全區投資的68.9%;錫林郭勒盟(30.5%)、阿拉善盟(12.2%)、包頭市(11.2%)、通遼市(9.7%)、呼和浩特市(1.5%)、鄂爾多斯市(0.2%)6個盟市工業投資增速超過全區平均水平;增速后三位的盟市:烏蘭察布市(-16.9%)、赤峰市(-21.6%)和烏海市(-78.6%)。
三、中小企業實現快速發展
前三季度,全區實有各類市場主體170.5萬戶,同比增長6.1%,其中新登記90126戶;全區4149戶規模以上中小企業實現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1%,高于全區平均水平3.6個百分點。
四、信息化發展迅猛
前三季度,全區電信業務總量338億元,同比增長16%。電話普及率達111部/百人,同比減少1.7部/百人;互聯網用戶普及率95%,同比增加3.7個百分點;移動寬帶人口普及率達到63戶/百人,同比增加18戶/百人;三網融合IPTV用戶數達到48萬戶,同比增加34萬戶。
五、經濟指標綜合分析
1-9月,全區規上增速較上半年回落0.6個百分點,9月當月規模以上工業增速為5.0%,低于上半年3.5個百分點。分析回落主要原因:一是部分企業停產影響了增長。7月以來受環保督查影響,化工、洗煤等134戶企業停產,9月份仍沒有恢復生產,致使部分產品減產、支柱產業產能利用率下降,傳導至全區工業增速由6月的8.5%回落至7月5.9%、8月5.7%、9月5.0%(工業用電由6月6.1%下降至7月4.0%、8月-4.8%、9月-0.4%)。從產品產量上看,受去產能政策影響,前9月煤炭產量同比下降10.7%,直接影響工業增加值增速0.4個百分點。全區重點監測的30種主要產品中9月當月與6月相比,17種產品產量增速持續回落,22種產品減產,減產幅度超過10%的有11種,其中卷煙-82%、鋁材-16.5%、合成氨-47.5%、精甲醇-16.8%、PVC-13.0%,經初步統計核算預計每月減少產值近100億元,下拉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0.8個百分點以上。二是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核算影響了增長。經與統計局溝通了解,現行工業增加值增速核算中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是一個重要的負相關因素。今年以來我區PPI始終高于工業結構類似的山西、陜西,并逐月增長,造成增加值指標核算下降,尤其是我區煤炭增加值占比接近四分之一,煤炭價格指數的影響極其重要,而核算不僅高于山西、陜西,還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如果以6月PPI核算8月工業增加值增速,為當月8.3%(實際5.7%)、累計為8.7%(實際7.7%),影響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當月2.6個百分點、累計1個百分點。三是規模以上企業戶數減少影響了增長。近年來因利潤空間一再擠壓,我區部分企業經營困難,同時建成峻工項目難以達產達效,形不成有力支撐的新增長點,影響了工業持續穩定發展。經調度前三季度全區新入規企業戶數僅為34戶,規模以上企業4304戶、比去年底減少了74戶,實際上退規企業達108戶。
綜合分析,第四季度沒有明顯不利因素,隨著全區工業品價格逐步回暖、企業利潤水平大幅提高、國家發改委放開煤礦產能、肉類加工等季節性企業進入生產高峰等利好因素影響,第四季度全區工業總體呈現平穩增長態勢,將在三季度基礎上,實現小幅回升。在全區2016年秋季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建設動員大會推動下,工業重大項目開工建設步伐加快,第四季度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將由負轉正保持小幅增長態勢。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