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赤峰市深入實施產業扶貧工程,大力支持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因地制宜發展農畜產品生產加工、鄉村旅游等特色產業,努力推動每個貧困村都能形成特色主導產業,每個貧困戶都有產業支撐,通過產業扶持3萬貧困人口脫貧。
扶貧特色產業發展更加精準。據市政府有關部門介紹,全市確定了肉驢、肉牛、生豬、肉羊養殖和設施農業等14個扶貧主導產業,覆蓋全市12個旗縣區的4.54萬個貧困戶、11.4萬貧困人口,分別占全市貧困戶和貧困人口的52.42%、46.91%。如翁旗、寧城縣出臺具體實施意見,各列專項資金2000萬元支持產業扶貧。翁旗梧桐花鎮下洼子村采取“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發展胡蘿卜產業。由盛川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以每畝700元的價格流轉耕地1068畝,并把5戶貧困戶人均4.8畝耕地入股到合作社,貧困戶除享受土地承包費外,還可以額外享受土地收益10%的分紅,使受益貧困戶戶均實現增收6144元。
龍頭企業的輻射帶動作用增強。今年以來,各旗縣區積極引導培育,并引進了一批實力較強的龍頭企業,龍頭企業覆蓋貧困人口更加廣泛、與貧困戶利益聯結機制更加緊密。全市85家市級以上龍頭企業、農牧民合作社、新型農牧業經營主體在發展設施農業、雜糧雜豆種植、肉牛、生豬、蛋雞養殖等12個項目中,覆蓋4.45萬貧困戶13.68萬人,占全市貧困人口總數的56.21%。目前,這些龍頭企業已與貧困戶簽約,將帶動1.25萬貧困戶3.51萬貧困人口脫貧,占全市年度脫貧人口任務總數的66.48%。
探索資產性收益扶貧有新進展。左旗在福山地村通過流轉閑置土地實現群眾脫貧致富。克旗黃芩塔拉嘎查整合“三到村三到戶”項目資金建設度假公寓。元寶山區把謝家營子村明杰種植合作社經營的果園作為資產性收益扶貧工作試點。松山區2015年在孤山子村實施了貧困戶入股冷棚項目,引入內蒙古賽赫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計劃投資9.1億元,在當鋪地滿族鄉的3個村實施生態旅游項目。翁旗將“三到”資金入股梅花鹿養殖合作社,以“保值托養”的方式分紅給無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很好地解決了國家兜底貧困戶的增收問題。
積極推進新興扶貧業態發展。經過11個旗縣區申報和市旅游局、扶貧辦實地調研,初步確定了35個旅游扶貧重點試點村,并分別制定了具體的旅游扶貧實施方案,計劃投資7.2億元,覆蓋1317戶、3004名貧困人口,帶動1042戶2382名貧困人口脫貧;確定電商扶貧試點村200個,利用自治區扶貧資金200萬元,采取先建后補的方式為每個村補助1萬元。同時,計劃投入財政資金100萬元,在23個蘇木鄉鎮建設服務站。目前,右旗、翁旗、敖漢旗3個旗建設了旗級電商扶貧服務中心;完成了10個貧困旗縣區的光伏扶貧規劃,規劃總容量2673MW,總投資29億元,覆蓋貧困戶29821戶。目前,敖漢旗、寧城縣、右旗、翁旗、喀旗5個旗縣已制定了實施方案并與光伏企業簽約,對光伏建設用地已作出規劃,按年度進行了安排。新興扶貧業態的發展,將更好地發揮貧困村的各類資源優勢,促進貧困人口脫貧。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