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蒙古毛絨市場價格情況調查


    時間:2016-07-28





      為深入了解今年內蒙古毛絨市場和價格情況,分析判斷后期毛絨價格走勢,做好價格預測預警工作,6月下旬至7月上旬,內蒙古自治區價格監測中心組織全區毛絨主產盟市,就今年全區毛絨生產情況,市場收購進展情況,收購價格及影響價格變動的原因,毛絨市場呈現的新問題等內容開展了一次專題調查。


      一、調查基本情況


      (一)毛絨產量預期下降


      羊毛 2016年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扎魯特旗、赤峰市翁牛特旗、錫林郭勒盟、烏蘭察布市、鄂爾多斯市、巴彥淖爾市、阿拉善盟9個地羊毛預期產量為48333噸,比2015年預期下降4.50%。羊毛產量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近兩年肉羊市場收購價格降幅較大,肉羊飼養收益大幅下降,部分地區的肉羊飼養出現較為嚴重的虧損,養殖戶飼養積極性下降,肉羊的飼養規模加速縮減。肉羊養殖規模縮減是2016年羊毛產量下降的最主要原因。


      分地區看,以舍飼圈養育肥肉羊為主的地區,今年羊毛產量降幅相對比較明顯。如烏蘭察布市、通遼市、興安盟、巴彥淖爾市等地區,肉羊的養殖規模受活羊收購價格大幅下降的沖擊比較明顯,養殖規模縮減的速度也相對要快。調查中發現這些地區今年羊毛產量也相對下降比較明顯。2016年巴彥淖爾市、興安盟預計羊毛產量分別比去年下降14.68%、9.99%。錫林郭勒盟、鄂爾多斯市、呼倫貝爾市等地主要以牧場飼養為主,優質肉羊和羊肉價格下降,對羊的飼養沖擊也相對小一些,羊毛的產量變化也比較穩定。2016年錫林郭勒盟羊毛產量預計比去年增加4.44%。羊毛產量預期略增的主要原因是活羊價格下降,牧民壓欄惜售心理增加,肉羊存欄擴大,產毛量增加。


      羊絨 調查的幾個羊絨主產地2016年羊絨預期產量為3549噸,比2015年略降1.02%。羊絨產量下降的主要原因:與育肥羊的飼養收益相比,山羊的飼養收益要偏低。近幾年受育肥羊養殖的沖擊,山羊的飼養數量逐年下降,導致山羊絨的產量也隨之下降。


      (二)毛絨收購價格高開,價格略高于去年同期


      羊毛 今年收購初期,羊毛主產盟市平均開秤價格為6.39元/500克,比2015年的開秤價格上漲7.21%。隨著收購逐漸展開,羊毛收購價格小幅回落,6月25日主產盟市綿羊毛平均收購價格為6.32元/500克,比收購初期略降1.10%,比2015年同期略漲1.64%。進入7月份,羊毛收購價格穩中略漲,7月15日全區毛絨收購價格為6.41元/500克,比收購初期略漲0.31%。今年市場上不同品質的羊毛收購價格走勢不盡相同。土種毛和改良毛的收購價格呈下降走勢。7月15日,主產盟市土種毛、改良毛收購價格分別為3.74元/500克、7.56元/500克,比收購初期分別下降2.09%、3.02%;優質細毛的收購價格則保持穩中略漲的勢頭,7月15日主產盟市平均收購價格為9.22元/500克,比收購初期略漲1.87%。


      影響今年羊毛收購價格的主要因素:一是產量下降。調查中發現,受飼養方式轉變,以及綿羊收購價格波動的影響,近年來綿羊毛的產量出現下降,尤其是優質綿羊毛產量減少,成為羊毛價格上漲的原因之一;二是需求增加。一方面隨著歐美經濟復蘇,羊毛制品出口需求呈現增長的趨勢,尤其是優質羊毛制品出口需求旺盛,拉動羊毛市場需求;另一方面國內雙面呢等下游產品市場需求依然比較強勁,2015年下半年以來雙面呢大衣生產火爆,拉動羊毛市場需求;三是國際羊毛預期減產。今年澳大利亞原毛供應量將低于去年,2015/16年度澳大利亞羊毛產量預期將是1924/25年度以來最低值,國際羊毛產量下降是支撐羊毛價格的因素之一。


      羊絨 今年收購初期,主產盟市羊絨收購價格為124.31元/500克,比2015年的開秤收購價格上漲7.51%;紫山羊絨收購價格為95元/500克,比2015年收購初期上漲26.67%。隨著收購逐漸展開,羊絨收購價格小幅下降。6月25日主產盟市羊絨平均收購價格降至118.50元/500克,比收購初期下降4.67%,比2015年同期略漲1.34%;紫山羊絨6月25日平均收購價格為90.75元/500克,比收購初期下降4.47%,比去年同期上漲9.94%。進入7月份,羊絨收購價格運行基本穩定,7月15日主產地白山羊絨收購價格為118.75元/500克,比收購初期下降4.47%,紫山羊絨收購價格為90.50元/500克,比收購初期下降4.74%。


      羊絨價格高開的主要原因:一是心理預期的影響。調查中了解到,經歷了2015年羊絨市場價格大跌之后,市場主體普遍認為羊絨價格的底部已經形成,按照羊絨價格波動的周期性規律,今年的羊絨市場價格整體將以上升的走勢為主。在這種普遍預期心理的影響下,一些中間商和羊絨加工紡織企業積極入市,這是今年羊絨市場開秤收購價格高于去年的一個重要原因。二是外蒙羊絨價格上漲。據一些商戶反映,相傳今年外蒙羊絨出口要征收10%的稅,8月份要召開國際衛生會議,一些高污染的洗梳企業將暫時停工。受此影響外蒙進口羊絨價格出現上漲,這也是影響我區羊絨價格的原因之一。三是需求有所改善。受歐洲經濟復蘇的拉動,羊絨制品市場需求增加,今年上半年羊絨及制品出口有所改善,出口增加也是拉動羊絨價格的因素之一。


      后期毛絨價格走勢預測 雖然今年毛絨收購價格高開,價格水平略高于去年,但是前期收購價格相對較高的原因之一是受國際毛絨減產預期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定的炒作性質。由于世界和我國整體經濟增速下降,毛絨制品及毛絨加工企業庫存積壓較為嚴重,后期毛絨價格依然不容樂觀。從呼倫貝爾市的實地調查中了解到,開秤以來,毛絨收購價格一直呈現持續平穩回落的走勢,主要原因就是收儲加工企業的庫存較大,市場整體上依然處于需求不足的局面。近兩年市場需求比較火爆的雙面呢和精紡制品,庫存積壓也比較嚴重。從毛絨品質結構看,高品質的綿羊毛和山羊絨,市場需求相對比較旺盛,尤其是受澳大利亞羊毛預期減產的影響,預計后期高品質毛絨價格還將以漲為主。相比較而言品質較差的毛絨市場已經嚴重供大于求,預期后期價格會繼續低位運行,價格可能繼續下降。


      (三)毛絨收購進展順利


      從各盟市報送的調查報告和實地調研的情況看,今年全區毛絨收購進展比較順利。收購初期中間商對后期毛絨收購價格預期看漲,因此積極入市敞開收購。毛絨開秤收購價格高于去年,牧民售毛積極性也較高,存貨惜售的現象很少,大多隨剪隨售。7月初呼倫貝爾市的羊毛收購正值高峰期,羊毛收購基本完成50%左右。錫林郭勒盟、鄂爾多斯市毛絨收購也與往年進度大體一致。巴彥淖爾市、興安盟、赤峰市等地在收購初期牧民和中間商存在觀望心理,但隨著收購的逐漸展開,價格逐漸明朗,收購也順利進行。預計大部分地區的毛絨收購在8月底前基本結束。近兩年由于毛絨市場價格整體處于相對較低的水平上,毛絨價格波動的幅度比較平穩,價格波動對牧民收入的影響不大,因此總體上牧民銷售積極性比較高,存貨惜售的情況已經很少,絕大多數牧民都是隨剪隨售,只有少數牧民短暫惜售,即使存在惜售心理的牧民,在8月底前也基本上全部銷售。


      (四)毛絨價格波動對牧民收入影響不大


      一方面今年毛絨收購價格在初期價格雖然比去年同期漲幅較大,但牧民銷售數量不多,到了收購高峰期毛絨價格基本與去年同期水平相當,大部分牧民銷售毛絨的價格與去年基本持平;另一方面毛絨銷售收入,尤其是羊毛銷售收入只是牧民飼養羊的收益的一小部分。在錫林郭勒盟、呼倫貝爾市的一些傳統牧業地區,在剪毛期,牧民直接將羊毛作為人工費抵價給剪毛工人。呼倫貝爾市調查中了解到,新左旗牧民每剪一只綿羊除了羊毛歸剪毛工人外,還要另支付剪毛工人兩元到三元的剪毛費用。


      二、調查中發現的問題


      (一)優質毛絨資源緊缺,低品質毛絨嚴重過剩。


      受改良羊和肉羊飼養規模擴大的沖擊,近年來我區毛絨品質逐年下降,以往我區毛絨品質優勢逐漸消失,一些傳統優質毛絨資源急劇縮減,尤其是優質羊絨資源受到的沖擊和影響越發明顯。從調研中了解到,近兩年優質羊絨和高品質羊毛資源越來越緊缺,雖然毛絨及其制品市場整體疲軟,但是優質毛絨資源卻是精紡和出口需求相互爭奪的資源,市場呈現供應緊張的局面。相比之下,由于近年來羊的飼養更多的向肉羊飼養發展,毛絨品質下降,低品質毛絨所占的比例大幅增加。在毛絨市場持續低迷的情況下,低品質毛絨供大于需,加工企業庫存嚴重。在很大程度上也成為制約高品質毛絨價格提升的重要阻礙。


      (二)產業結構待升級。


      我區是國內最大毛絨產區,每年有近8000噸左右的羊絨產量,11萬噸左右的羊毛產量,擁有巨大的毛絨資源優勢。調查發現當前我區毛絨產業發展面臨如下問題:


      一是毛絨多以初級品的形式流出區外。在呼倫貝爾市調查中發現,新左旗和鄂溫克旗只有幾家毛絨收購商,兩個旗縣的羊毛經商販集中后,運往海拉爾市進行洗毛,轉而銷往河北。還有部分羊毛未經洗梳直接運往河北進行銷售。大量的原絨、洗凈毛絨、毛條等初級制品銷往區外,無毛絨出口占全國的80%左右。


      二是加工企業集中。從毛絨加工企業的地區分布看,企業多集中在以鄂爾多斯、錫林郭勒為主的中部地區。其他地區相關企業數量相對較少。一方面東部和西部地區加工企業少,毛絨多以原毛原絨或初級洗梳加工品的形式流向市場,產品附加值低;另一方面在鄂爾多斯市、錫林郭勒盟等地,大量的中小洗梳企業又存在原料緊缺開工率不足的情況,企業效益不好,缺乏發展后勁。


      三是初級加工產能過剩,從毛絨加工企業的性質看,全區500多家毛絨加工企業中,大多數企業是以毛絨收儲和洗梳、銷售為主,真正具有規模,有品牌知名度的企業不足20家。毛絨精品比例和自制品牌市場占有率偏低。一方面是初級加工能力過剩,企業開工率不足,另一方面是自主品牌和精深加工比例偏低,說明我區毛絨產業在結構上存在缺陷。


      (三)政策扶持力度有待加強


      從阿拉善、鄂爾多斯、錫林郭勒等地報送的調查情況看,近兩年,一些地區按照自治區政府出臺的振興羊絨產業意見,相繼出臺了地區范圍內的保護優質羊絨資源的措施,對于穩定和保護優質羊絨資源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對于政府扶持政策,調查中有牧民和企業反映:第一,政策執行要有持續性。毛絨品質下降是若干年以來片面追求數量而忽視質量造成的結果,提升毛絨品質也是一個逐漸回歸的過程,因此牧民和毛絨企業希望政策執行要保持連續性。第二,綿羊毛品質下降已經是影響整個市場和羊毛產業的重要因素,尤其是低品質羊毛產量增加,市場供需嚴重不平衡,擠占羊毛市場,影響優質羊毛價格。優質羊毛緊缺,低品質羊毛嚴重過剩,成為當前毛絨市場面臨的突出問題。由于羊毛價格偏低,羊毛收益只占羊的飼養收益的很小一部分,牧民自發改善羊毛品質的意愿不強。因此,改善羊毛品質需要政府出臺相關政策措施,加大對羊毛品質改良的扶持力度。


      三、幾點建議


      (一)積極推進優質絨山羊保護區建設,保護優質山羊絨資源。近兩年,部分盟市相繼出臺了一些保護當地優質絨山羊資源的政策措施。建議在此基礎上,各級政府積極推進優質絨山羊保護區項目建設,適當擴大保護區范圍,依據絨山羊品質不同,確定不同的補貼和鼓勵標準,刺激高品質絨山羊養殖。對于保護區劃定的核心區域內,加大品種引進和改良的監管力度,推動優質羊絨質量標準體系和檢驗檢測體系建設,切實落實保護區內基礎母羊和種公羊的扶持政策。鼓勵一些地區以企業為主導的優質山羊絨細化合作社的發展,規范和引導合作社行為,切實維護牧民的切身利益。


      (二)探索實施綿羊毛品質改良,提升綿羊毛品質。從羊毛品質結構上看,當前市場上對優質綿羊毛的需求依然比較旺盛,市場供應相對偏緊,而低品質綿羊毛則是嚴重供過于求,庫存積壓嚴重。建議相關部門評估開展綿羊毛品質改良工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結合全區綿羊毛生產的實際情況,一方面對優質綿羊毛加以保護和鼓勵,另一方面對于可實施品質改良的地區,制定綿羊毛品質改良實施方案,逐步提升綿羊毛品質。


      (三)優化產業布局,提升經濟效益。一是在政策扶持方面向龍頭企業傾斜,鼓勵和引導重點毛絨企業加快企業技術升級改造,提高產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提高毛絨產業鏈的經濟效益。二是積極推進重點產業園區建設,合理規劃和引導企業向重點園區集聚。鼓勵和引導園區內企業通過建立戰略聯盟加強合作,對資源進行有效整合。鼓勵和引導中小企業通過兼并、重組、收購、控股等方式,擴大企業規模,進一步提升毛絨產業集中度。三是加快推進東部地區毛絨產業發展,引導和鼓勵毛絨加工企業在東部毛絨產量較大的地區建廠生產,減少毛絨資源流失,增加毛絨及制品的經濟效益,同時減少中間環節,提升當地毛絨市場價格,增加牧民收入。


      (四)鼓勵開展牧工貿聯合,推行“企業+基地+牧民”的毛絨產業化模式。以毛絨產業鏈為紐帶,把毛絨加工企業的發展戰略同牧民的切身利益聯系在一起。以毛絨加工企業為龍頭,建立毛絨生產基地,制定合理的毛絨保護收儲價格,牧民為企業提供優質毛絨,以此促進養殖業和加工業的協同發展,實現工、牧業雙贏。

    來源: 內蒙古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