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呼和浩特經開區:整合六大功能區推動高端制造業


    來源:中國企業報   作者:郭偉    時間:2016-07-01





      按照內蒙古自治區“8337”發展思路和呼和浩特市委“232”發展目標,2016年年初,呼和浩特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經開區)圍繞著高端設備和智能制造,制訂出“561”發展計劃。目前,這個由沙爾沁工業區、如意工業園區、金川工業園區、國家級呼和浩特出口加工區、白塔空港物流園區、國家級留學人員創業園6個經濟功能區組成的“經濟大戰場”,承載著區域經濟建設和發展、科技創新孵化、示范發展綠色低碳環保節能產業等多種功能。


      五大功能供造血


      “工業立區”是經開區的發展理念,圍繞這一定位,他們一方面補齊經濟總量,一方面注重基礎建設,使經開區成為首府工業化的主戰場、實體經濟的集聚區和新興工業生產基地,補足呼和浩特市工業經濟體量中的短板。


      在謀求發展過程中,經開區領導班子始終把科技作為強區的重要支撐。


      幾年來,經開區注重引進自主創新力強和科技含量高的項目,以此推進科技進步新載體建設,完善鞏固壯大留學人員創業園、科技孵化園、博士后工作站等科技創新載體,加快高新技術的研發和科技成果的轉化,提升開發區區域科技發展水平和核心競爭力。


      落地首府,經開區自然就依托首府優勢,拓展服務業發展領域,比如,他們經考察,決定將如意總部基地、金川北區、綜合保稅和空港經濟區建設成為總部經濟、物流園區、服務外包、金融中心等現代服務業的重要載體。


      既要發展,又要生態環保是該區能夠持續發展的保障。生產中,他們堅決杜絕環境污染,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提高土地利用率,注重綠化美化建設,促進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相協調,大力建設綠色低碳、環保節能、循環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型示范區。


      加大民生保障工程建設,實現惠民富區。近年來,該區不斷加大資金投入,促進新型城鎮和新農村建設相互推進,同時在就業、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方面出臺更多的惠民政策,讓人們普享發展成果。


      六個“園中園”聯動發展


      由于內蒙古特殊的區位優勢,多年來農牧業和輕紡業沉淀壯大,成為反哺該區工業的中堅力量,對此,經開區在實施五大功能時,審時度勢布局功能板塊,將以沙爾沁工業區、金川工業區、如意總部基地、出口加工區、白塔空港物流區、留學人員創業園細化為“園中園”,實行優勢互補、集約聯動發展。


      于2012年成立的沙爾沁工業區,坐落于沙爾沁鎮,由開發區對沙爾沁鎮進行整體托管開發建設。該鎮北距呼市市區12公里,南與盛樂工業園區相接,209國道、金盛路縱貫其間,新規劃的首府盛樂國際機場與該鎮西南部接壤,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全鎮總體地勢平坦,且40%為荒地、未利用地,適合工業和現代服務業集中發展。為此,有關部門經過論證,決定將工業基地定位在沙爾沁鎮,旨在打造規劃面積100平方公里的首府未來工業新城。


      自2012年以來,沙爾沁工業區規劃了100平方公里工業區,對40平方公里核心起步區進行高標準基礎建設,引進并開工建設了投資超百億元的工業項目1個、超10億元多個工業項目,工業立區、科技強區、服務業興區、生態建區、惠民富區的發展理念正在成為現實。


      在六大板塊聯動共進中,留學人員創業園成為“潛力股”。該園是2004年經國家人事部批準設立的省部共建的國家級留學人員創業園,2010年3月26日成功揭牌并啟動運行,是自治區打造“草原硅谷”的核心區,同時也是呼和浩特“一體兩翼”人才建設工程和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載體,是開發區實現“二次創業”的重要引擎。


      2010年以來,園區構建了“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產業示范園”為模式的完整孵化鏈,通過三大舉措、四大基地建設、五大平臺服務取得了顯著成果。至此,入駐企業168家,其中科技孵化企業109家,占65%,現代服務業企業59家,占35%,進入產業化、市場化企業近50家,已獲得自主知識產權110項。


      到目前,總投資約20億元,總建筑面積約22萬平方米的呼和浩特留學人員創業園及孵化基地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是內蒙古自治區政府批準的服務業集聚區中唯一的中央商務區(如意總部基地)的核心區。由于該園自主創新功能強,孵化項目轉化快,于2010年12月被科技部批準為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2015年11月,經國家工信部認定為首批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同時被確定為內蒙古自治區第一批眾創空間試點單位。


      未來五年很關鍵


      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經開區以“十個全覆蓋”工程,推進各事業往前走。


      以沙爾沁、金川工業園區和國家級出口加工區為主導,經開區引進高新技術和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入駐園區,力爭到2017年6月底實現工業總產值超500億元;以如意總部基地、金川高新區、綜合保稅和空港經濟區為主,經開區年度服務業銷售收入超500億元,加上區年度總產值達到1000億元以上,形成千億級規模的開發區,綜合實力躋身于中國中西部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和自治區重點開發區(工業園區)的前列。


      “2015年,經開區的主要經濟指標都保持著兩位數增速。”經開區投資促進局趙海蓉科長介紹,去年經開區的工業總產值、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等都達到或超過預期目標。


      據介紹,“十二五”期末,經開區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5.8%;實際利用外資累計7.5億美元;2015年地區生產總值完成80.5億元,占全市地區生產總值2.75%;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17.56億元,占全市的7.1%。面向“十三五”,經開區積極調整園區產業結構,加大制造業培育力度,為“中國制造2025”打好產業基礎。


      未來五年中,國務院制訂的“一帶一路”國家戰略規劃;內蒙古自治區提出的“8337”發展思路,毫無疑問,對經開區來說,既是挑戰,又是難得的發展機遇。(本報記者郭偉)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