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內蒙古自治區政府舉行發布會,公布全區第5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監測結果。監測結果顯示,截至2014年,全區荒漠化土地面積60.92萬平方公里,占國土總面積的51.5%;沙化土地總面積為40.78萬平方公里,占國土總面積的34.48%;有明顯沙化趨勢土地面積17.4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14.71%。據第5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監測結果,全區荒漠化土地比2009年減少41.69萬公頃,沙化土地比2009年減少34.32萬公頃,連續15年實現了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積持續“雙減少”。
內蒙古自治區近530多萬公頃農田、1000萬公頃基本草牧場受到林網的保護,1700多萬公頃風沙危害面積和1000萬公頃水土流失面積得到了初步治理,每年減少入黃河泥沙1.1億噸。科爾沁沙地、毛烏素沙地、渾善達克沙地、呼倫貝爾沙地、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區等區域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渾善達克沙地南緣長400公里、寬1~10公里的鎖邊防護林體系和陰山北麓長300公里、寬50公里的綠色生態屏障基本形成。草原牧區大部分天然草原植被正在恢復之中,植被蓋度、牧草高度持續提高,草原生態狀況逐步改善。
多年來,內蒙古全區牲畜頭數穩定在1億頭(只)以上,糧食產量達到并穩定在250億公斤以上,為工業化、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提供了良好的生態條件,促進了經濟社會發展和民族團結、社會和諧、邊疆穩定。全區各地充分利用沙區獨特的資源,發揮比較優勢,大力發展林沙草產業,有力帶動了沙區產業結構調整,成為地區經濟發展和農牧民增收新的增長點。(記者李艷)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