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涼城縣是京津冀和內蒙古東西旅游通道的要塞,是晉蒙南北旅游通道的樞紐。為充分發揮旅游業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戰略作用,涼城縣舉全力打好濱水旅游、養生旅游、禪修佛緣旅游、健身旅游、紅色旅游、農漁家樂、鄉村旅游、異域旅游這7張王牌。
“草原岱海,避暑涼城”是內蒙古自治區70周年大慶的獻禮工程,涼城縣按照“生態支撐旅游、文化提升旅游,產業服務旅游”的發展思路,以“1246”發展模式為核心,著力于各類旅游功能區打造和相關基礎設施的完善,加快旅游產業發展,實施全要素開發,打造獨具北疆特色的旅游產品,全力將涼城縣打造成烏蘭察布市旅游產業的核心區、內蒙古自治區旅游產業的示范區、國家級旅游度假區。
涼城縣按照“高山流水、大規模、全要素、整裝式”的開發思路,進一步完善旅游規劃。目前,實施項目的修建性詳規已確立,將重點發展以岱海生態觀光為主的濱水旅游;以溫泉度假為主的養生旅游;以房車、帳篷、自駕車營地等項目和宗教體驗為主的佛緣禪修旅游;以蠻漢山戶外休閑健身景區為主的山林旅游;以綏蒙革命紀念園為主的紅色旅游;以農漁家樂、農牧莊園旅游為主的鄉村旅游;以睦鄰山西“長城經濟帶”為主的異域旅游七大旅游產業。
據了解,涼城縣將在岱海生態觀光區建水磨、照山夭、太平寨、中溝4個水庫,實施岱海湖、永興湖補水工程,爭取“引黃入岱海”;在岱海南岸建木棧道、蒙古風情園、蒙元特色游客服務中心;在岱海北岸建觀鳥臺、碼頭等項目;修建岱海環湖路,增加停車場,旅游公廁、標志標牌,應急救援設施等。
此外,將立足岱海周邊和區位條件,發展蔬菜、草莓產業園,萬畝葡萄園和海森千畝采摘園,推動有機種植、采摘品嘗、有機魚垂釣、養殖展示、牧場風情、科技示范等農漁家樂旅游產業發展。
涼城將睦鄰右玉、大同“長城經濟帶”融入“烏大張”發展戰略,共同推動蒙晉冀“長城金三角”進入京津冀協同發展區,強化與右玉、大同區域資源互補,培育異域特色,互利共贏,將發展騎馬、射箭、摔跤、古長城文化體驗等旅游項目,生態觀光旅游和農家樂旅游項目。
據了解,按照2016年1月初召開的涼城縣旅游項目推進會安排要求,新開工項目由涼城縣政府、市旅游局、市交通局、市旅投公司共同完成。2016年新開工項目34個,總投資21.5億元:涼城縣政府完成18項,投資約6.9億元。紅色旅游區二期工程、岱海北岸木棧道,園子溝遺址公園,影視基地等;市旅游局完成5項,投資約0.16億元。蠻漢山生態區主入口標牌、導覽圖、指示牌,蠻漢山生態區旅游廁所、標識標牌和智慧旅游系統;市交通局完成2項,投資約3.7億元。岱海觀光區環湖路2億元,溫泉主次干道路網1.7億元;市旅投公司完成9項,投資約10.8億元。岱海南岸蒙古風情園,度假別墅木屋,溫泉游客服務中心、馬刨泉博物館統、溫泉水世界、溫泉主題酒店、觀光索道等。
2015年-2017年,涼城縣將在岱海觀光區、溫泉度假區、宗教體驗區、紅色旅游區、歷史文化區、蠻漢山生態區六大景區重點實施旅游項目60個,預計總投資31.5億元。其中,2015年該縣實施了14個項目,總投資7.4億元;2016年開工項目34個,總投資約21億元。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