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蒙古建設羊肉溯源體系 大數據實現全產業鏈監


    來源:中國食品報   作者:張騰揚    時間:2016-06-14





      2014年開始,內蒙古開展溯源工程建設,通過羊肉安全追溯信息管理,使繁育、飼養、疫病防治、加工、儲運、銷售各個環節的信息互聯互通,為草原羊肉掛上“身份證”。目前,內蒙古已有上百萬頭羊的全產業鏈信息存儲和溯源監管。


      買家掃碼便知肉品底細


      盡管遍嘗了各地美食,家住北京的老李還是獨愛草原上的黑頭羊(蘇尼特羊)肉,無論涮鍋、燒烤、調餡都美味,這種羊肉肉質鮮美,肥而不膩,全無膻味。只是過去,正宗草原羊肉可不容易吃到,得專程去草原。至于市面上出售的、火鍋店里推銷的“草原羊肉”,老李心里可覺得沒底。雖然近些年網上購物已普及,可老李卻不敢隨便下單,怕網上琳瑯滿目的肉制品夾雜著假貨。


      去年開始,老李從網上了解到“溯源羊肉”,這讓老李敢下單了,因為買了羊肉能知道每一塊肉出自哪個牧場的哪只羊。


      比如一包溯源羊肉片,從包裝上看沒什么區別,只是多了個二維碼。消費者只要用手機掃一下,屏幕上就顯示出這包羊肉的溯源信息,如8個月大的羔羊,產自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左旗的草原,加工流程和檢驗檢疫沒有問題等。這樣的肉吃起來更放心。


      溯源平臺施行全程監控


      簡單的二維碼背后,是整套溯源監管平臺,對羊肉從養殖、屠宰加工、物流配送、終端消費等全產業鏈上的無縫監管,建立起羊群數據庫,消費者在購買羊肉時,可以獲知羊從出生以來的所有信息:養殖戶、重量、生長周期、放牧距離、防疫標志、屠宰加工環節等。


      內蒙古物通天下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執行總監張萬楷介紹說,納入溯源體系的羊仔出欄后就會佩戴電子耳標,耳標是它們進入屠宰場的“身份證”,肉制品生產會經歷屠宰、分割、加工、包裝等多道工序,其中宰前檢疫信息、屠宰分割規范信息及加工衛生信息是安全追溯系統的重要內容,有專門的技術人員在現場錄入數據,監管全程。


      肉品在屠宰場完成生產包裝后運到冷庫進行存儲,相關人員會對庫房、庫管人員、倉儲時間等進行監管。“肉品出入冷庫都要進行掃碼,所有數據上傳數據庫檔案。”張萬楷補充說,成品裝入冷鏈運輸車后進行電子鉛封,全程監控,最終運往零售或網購市場。


      溯源平臺并不僅限于溯源查詢和規范生產,它可以為行業主管、政府監管等部門提供完整的數據源,政府部門可以依此進行轄區災害預警、疾病防控、防疫、草畜平衡、草場利用、統計監測等工作。


      “通過對羊群的大數據分析,可以幫助牧民精準飼養,合理放牧,并按照市場需求和資源狀況改進牧民生產活動。”張萬楷表示。


      另一方面,通過電子商務平臺銷售溯源羊肉,依托溯源平臺的大數據支撐,還可為終端消費者提供個性定制的草原畜產品。


      錢不少賺牧羊更輕松


      2014年,錫林郭勒盟開始在草原上推廣羊肉溯源工程。對牧民來說,要按照要求,給自己每一頭生下的小羊仔打上個耳標,而且還要用手持機把羊的出生體重等信息、自己的個人信息全部錄進去。以后只要是羊群定期的防疫檢驗、疾病用藥,都要一次次錄入信息。


      溯源羊養殖繁育過程中,手持機不僅可以記錄信息,羊群頭羊脖子安裝了GPS定位器,儀器可以隨時顯示羊群所在位置,哪片草場、哪條河邊等,同時記錄著每天跑動的距離,牧民坐在屋里看著手持機就當放羊了。而且,打耳標還有個好處,不用怕和其他人家的羊搞混了,有爭議直接用手持機掃碼。


      不過,整個溯源工程真正讓牧民開心的是錢賺得多了。2015年,納入溯源工程后通過電商銷售的羊,平均每頭比市場上直接出售要高出120元。而且,電商銷量好,每戶牧民還能得到企業年終返利。


      互聯網為產業鏈增值


      “觸網”熱潮也吹到了大草原上,內蒙古很多盟市、旗縣紛紛建設電商平臺,擴大本地產品網上銷量,羊肉溯源也借著這股東風發展起來。


      但溯源工程卻與“電商下鄉”有所不同,它不僅限于網售肉制品,而且依托背后的以物聯網、大數據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手段,實現對農畜產品養殖、屠宰加工、物流銷售等全環節信息存儲和溯源監管,是全產業鏈的“觸網”。


      在這個溯源體系中,消費者買到了放心肉,牧民增加了收入,牲畜繁育更加便利科學;溯源企業通過平臺監管和數據庫管理,既可以向下游提升網售銷量,又可以向上游科學規劃牧民生產經營;政府監管部門則既可以方便產業監管,又可以依托數據庫資源管理草原。


      “互聯網+”作為新的經濟形態,核心在于發揮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溯源工程很大程度上盤活了當地畜牧產業鏈上的各個單位、各項資源,這對發展“互聯網+農業”無疑提供了很好的啟示。(張騰揚)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