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開始,內蒙古開展溯源工程建設,通過羊肉安全追溯信息管理,使繁育、飼養、疫病防治、加工、儲運、銷售各個環節的信息互聯互通,為草原羊肉掛上“身份證”。目前,內蒙古已有上百萬頭羊的全產業鏈信息存儲和溯源監管。
簡單的二維碼背后,是整套溯源監管平臺,對羊肉從養殖、屠宰加工、物流配送、終端消費等全產業鏈上的無縫監管,建立起羊群數據庫,消費者在購買羊肉時,可以獲知羊從出生以來的所有信息:養殖戶、重量、生長周期、放牧距離、防疫標志、屠宰加工環節等。其中宰前檢疫信息、屠宰分割規范信息及加工衛生信息是安全追溯系統的重要內容,有專門的技術人員在現場錄入數據,監管全程。溯源平臺并不僅限于溯源查詢和規范生產,它可以為行業主管、政府監管等部門提供完整的數據源,政府部門可以依此進行轄區災害預警、疾病防控、防疫、草畜平衡、草場利用、統計監測等工作。2015年,納入溯源工程后通過電商銷售的羊,平均每頭比市場上直接出售高出120元。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