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蒙古東部為東北振興提供重要支撐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羅霄    時間:2016-05-23





      “內蒙古是東北地區振興的重要組成部分。抓好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若干意見》的貫徹落實,既是重要政治任務,也是重大發展機遇。我們要抓住機遇,奮發進取,找準定位,主動作為,不斷開創自治區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把祖國北部邊疆這道風景線打造得更加亮麗。”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王君闡述內蒙古東部對接新一輪東北振興戰略時表示。


      2007年,中央把內蒙古東部的呼倫貝爾、興安、通遼、赤峰、錫林郭勒5個盟市納入東北振興戰略范圍。經過近10年的發展,上述地區與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攜手加強區域協作,經濟社會實現了跨越發展。


      經濟發展更快速


      實施東北振興戰略以來,內蒙古從服務東北振興全局和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高度出發,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各項戰略部署,制定了《內蒙古自治區東部區域經濟社會“十二五”發展規劃》《內蒙古自治區落實〈東北地區振興規劃〉實施方案》《關于進一步落實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政策規劃,在資金項目等方面對東部盟市給予傾斜支持。


      “通過主動與東北三省加強區域協作,內蒙古東部地區為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地區生產總值從2007年的2114.02億元增長到2015年的6839.41億元,年均增長12.9%。”自治區發改委主任包滿達說。


      據介紹,內蒙古東部地區堅持把推進結構調整作為主攻方向,大力加強“五大基地”建設,積極構建傳統產業新型化、新興產業規模化、支柱產業多元化發展格局。近年來該地區又確定了建設國家清潔能源輸出基地、現代煤化工生產示范基地、有色金屬和現代裝備制造等新型產業基地、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加工輸出基地、體現草原文化獨具北疆特色的旅游度假基地的產業定位。經過努力,基地建設取得顯著成效,電力裝機規模居于全國首位,現代煤化工、稀土新材料、云計算等產業規模居于全國前列,有色金屬、裝備制造等產業水平持續提升,旅游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據悉,內蒙古東部地區18條出區公路通道全部建成,盟市間基本實現以高速或一級公路相連接,所有鄉鎮基本貫通瀝青水泥路;通遼和赤峰至京沈客專連接線項目開工建設,赤峰至大阪至白音華運煤專線運營,濱州復線以及通遼至霍林河復線等擴能改造工程完成,伊敏至伊爾施鐵路建成通車;滿洲里、海拉爾機場擴建完成,二連浩特和阿爾山機場建成使用,呼倫貝爾通用航空發展迅速,東部盟市已運營支線機場8個;電網等級實現重大跨越,建成科爾沁—沙嶺、青山—北寧等6條500千伏外送電通道,錫林郭勒清潔能源基地電源點及外送通道工程建設全面啟動。


      生態屏障更亮麗


      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區地處祖國最北端,地跨呼倫貝爾市、興安盟的9個旗市,林業生態功能區總面積10.67萬平方公里,森林面積8.27萬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77.44%,活立木總蓄積9.5億立方米,總面積、活立木總蓄積居東北、內蒙古重點國有林區之首。“2015年4月1日起,大小興安嶺、長白山林區的天然林全部停伐,標志著重點國有林區從開發利用轉入全面保護發展的新階段。”內蒙古森工集團董事長張學勤介紹說。


      通過相繼實施的天然林資源保護、京津風沙源治理、退耕還林、退牧還草等一批生態建設重點工程,內蒙古東部地區生態建設取得明顯成效。耕地、水資源、林業紅線劃定工作全面啟動,基本草原已完成劃定;“多規合一”試點改革和國家主體功能區試點示范深入推進,先后出臺的《內蒙古探索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總體方案》《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區改革總體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將有力推動內蒙古東部地區生態屏障建設。


      民生畫卷更壯美


      為老百姓謀福祉是東北振興戰略的核心任務之一。近年來,內蒙古東部地區全面實施棚戶區改造、農村牧區基本公共服務等“十個全覆蓋”工程,84.4%的行政嘎查實現了危房改造、安全飲水、街巷硬化、通電通訊等,農村牧區公共服務水平大幅提升,極大地改善了城鄉面貌和老百姓的生活品質。如今,內蒙古東部地區社會民生事業齊頭并進,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加快推進,基本養老、基本醫療等社會保險制度進一步完善;所有旗縣實現了教育“兩基”達標和高中階段“兩免”教育,義務教育階段實現“兩免一補”城鄉全覆蓋;全面建成了四級公共文化設施網絡……惠民政策讓老百姓生活得更加富足。據統計,內蒙古東部盟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牧民人均純收入已分別從10010元、3799元增長到26042元、10263元。


      內蒙古東部地區外接俄羅斯、蒙古,具有擴大沿邊開放的獨特優勢。下一步,該地區將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進一步完善與東北三省的合作機制,推進與京津冀經濟區融合發展,主動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轉移,加快推進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著力構建對內、對外開放新格局。(經濟日報記者羅霄)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