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時期,內蒙古自治區旅游系統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自治區的決策部署,在緊緊圍繞建設旅游觀光休閑度假基地的目標上,內蒙古自治區旅游收入、接待人數等主要指標,比“十一五”時期分別增長2倍和1倍。回顧“十二五”內蒙古旅游取得了卓越的成效,而2015作為收官之年也獻上了漂亮的答卷。2016年是“十三五”規劃的起步之年,也是內蒙古自治區建設旅游休閑度假基地的關鍵之年,內蒙古旅游業將會以什么樣的新姿態迎接新機遇?又將如何面對新挑戰?
“十二五”收官之年的旅游大發展
2015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在這一年里,內蒙古全區接待旅游者8542.61萬人次,實現旅游業總收入2257.1億元,旅游業對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力明顯增強,旅游收入對GDP的綜合貢獻率為11.8%,對第三產業的綜合貢獻率為31%,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綜合貢獻率為37%;旅游投資完成332億元,同比增長29%;旅游行業直接、間接就業165萬人,分別占全社會和第三產業就業的10.52%和26.54%。在過去一年的工作里,品牌創建、廁所革命、宣傳促銷和冬季旅游成為新的亮點。
數據看成效
回顧2015年,內蒙古在旅游改革創新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品牌旅游景區創建為內蒙古的旅游景區提升了整體形象,已有25家景區上報國家旅游局爭取評定5A級景區或國家旅游度假區,全年創建4A級景區12家,全區4A級以上旅游景區達到87家。旅游富民(扶貧)工程已成為農牧民脫貧致富的新途徑,截至2015年底,全區鄉村旅游接待戶超過4200家,全年接待游客2860萬人次,營業收入18億元。全區有576個村(嘎查)開展農村牧區旅游;全區鄉村牧區旅游直接從業人員超過15萬,帶動農牧民就業13萬,其中涉及貧困地區人口超過10萬。為更好落實國家旅游局提出的廁所革命,內蒙古全年安排國家和自治區旅游發展基金2400萬元,引導各類投資2.5億元,新建、改建旅游廁所772座,完成344座計劃任務的224%,建成數量進入全國前列。旅游商品開發抓住民族特色、個性創新以及自主研發的新思路使得2015年內蒙古旅游商品超過旅游總消費的20%,躍升為第一消費。
政策看變化
旅游品牌的提升和旅游形象的樹立無疑離不開精準的營銷模式和準確的市場定位,2015年“祖國正北方亮麗內蒙古”的口號也享譽社會各界,旅游者對內蒙古的認知度也大大提高。從推進精準營銷到創新營銷合作,借助節慶活動并且強化俄蒙、韓國、港澳臺等市場促銷,這也進一步擴大了內蒙古旅游在海內外的影響力。內蒙古承載著民族風情的浩瀚自然自然冰雪又獨具特色。為了讓內蒙古的“大冰雪”深入人心,自治區投入資金1400萬元,聯合中青旅推出冰雪天路等7條冬季旅游線路,并且組織演職團隊開展萬里巡游活動,支持開展系列冰雪旅游節慶活動,通過線上線下的日常推介,極大地提高了內蒙古冰雪旅游的影響力,精心打造冬季旅游產品,安排項目補助資金1800萬元,支持冬捕、營地、溫泉、滑雪、雪村以及家庭游項目,豐富了冬季旅游內容,特別是精品線路上的冬季家庭游逐步升溫,冬季家庭接待戶開業數量較去年增加一倍多,設施設備逐步完善,特色民族活動深受游客喜愛。2015年冬季旅游收入突破500億元,增長30%。旅游合作為內蒙古的旅游業開創了新局面,在與國內周邊省份加強合作的同時,內蒙古自治區旅游局重點推進中俄蒙合作,在完善中俄蒙三國五地旅游聯席會議制度基礎上,借助中蒙博覽
會平臺,推進國家旅游局與俄蒙兩國旅游部門召開司局級會議,將中俄蒙旅游合作上升到國家層面;開展中俄蒙旅游合作洽談會,中俄蒙旅游企業簽署了10個旅游項目,合同金額13.9億元;啟動中俄蒙“萬里茶道(茶葉之路)”旅游聯盟成立工作,聯合國內8個省區與俄蒙兩國共同簽署了《中俄蒙“萬里茶道(茶葉之路)”國際旅游協調會議紀要》,開展了“茶葉之路—和平之旅”中俄蒙自駕環線踏查等一系列跨境旅游活動;指導阿爾山—松貝爾跨境旅游區建設,支持額爾古納、珠恩嘎達布其、阿日哈沙特、額布都格、滿都拉、甘其毛都等口岸開展邊境旅游業務。一系列政策的實施為內蒙古旅游走出去迎進來的旅游發展思路拉開了嶄新的一幕。
“十三五”起步之年的旅游新思路
2016年內蒙古自治區旅游工作將繼續深入貫徹落實國家旅游局“515”戰略,緊扣發展重點、轉變發展思路,變革發展模式,加快發展階段演進,逐步推動經典旅游向全域旅游轉變。內蒙古旅游局將著力加強“10+3”工程和“643X”品牌體系建設,瞄準旅游基地建設和旅游產業跨越式發展目標,創新方式,全力推進旅游業轉型升級、快速增長。2016年,全區計劃接待旅游者9500萬人次(其中入境旅游者174萬人次),同比增長12%,經過努力,力爭突破1億人次;全區旅游業總收入2700億元(其中入境旅游創匯10.9億美元),同比增長20%。
2016年內蒙古自治區旅游局將通過強化指導、編制規劃、政策扶持、組織培訓、經驗交流等措施,支持和引導全域旅游創建工作穩步推進。加大力度,全力推進已進入國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名單的地區加快創建進度。爭取一年通過國家驗收進入首批名錄。對照國家即將出臺的《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指南》,重新審視本地區旅游資源基礎、發展條件、發展目標和產業定位等,再創建一批全域旅游示范區。
加大力度,推動旅游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在實施品牌推廣戰略的基礎上,推出“643X”品牌體系,打響內蒙古旅游品牌,提升吸引力。抓好旅游產品建設,加大品牌景區創建和A級景區復核工作,創新開發定制旅游、專項旅游和主題旅游等,依托區位優勢實施旅游公路景觀化改造,發展低空旅游。通過創新資金供給、創新招商引資和投融資模式、創新旅行社質量保證金和出境游保證金管理,加強制度供給、加快機制創新、成立自治區旅游數據中心、推進“旅游+互聯網”等一系列舉措推動旅游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提質增效,充分釋放旅游消費潛力
實施精準化旅游促銷,創新營銷方式,加強網絡營銷,采取申辦制的方式開展節慶營銷。強力推進冬季旅游。繼續加大宣傳促銷和資金支持力度,推出四條覆蓋全區的冬季冰雪旅游精品線路,引導和布局冬季家庭游和特色購物點、特色餐飲場所規范發展,提升冬季旅游支撐力。持續提升旅游購物消費。大力推廣“內蒙古博樂歌”品牌,辦好旅游商品設計大賽等活動,加快實施境外旅客離境退稅政策,開展“鄉村旅游后備箱工程”。
精準施策,推進鄉村旅游富民(扶貧)工程
優化鄉村旅游發展環境。制定下發指導意見,組織開展鄉村旅游調查工作,修訂完善家庭游和鄉村旅游示范村等標準。找準鄉村旅游突破點。依托精品景區、少數民族聚居村建設個性化、特色化的鄉村旅游接待設施,打造一批特色旅游小鎮、鄉村旅游集聚區。還獎重點推進鄉村旅游扶貧精準化。制訂實施方案,加大資金扶持力度,建立“內蒙古自治區旅游扶貧數據庫”,建立完善旅游扶貧觀測點制度,組織旅游企業、旅游規劃單位、首批“中國鄉村旅游模范村”、高等院校等與扶貧村“結對子”,開展對口幫扶。
融合發展,推進旅游業態創新與拓展
大力倡導“旅游+”和“+旅游”,拓展旅游發展空間,推進旅游新業態發展。積極開展生態、研學、綠色、人文、康養示范基地建設和“國家旅游休閑示范城市”、“國家誠信旅游示范城市”、“國家濕地旅游示范區”、“旅游休閑示范鄉村”、“旅游休閑示范區”等旅游目的地創建。大力推進紅色旅游,大力發展自駕車旅游,創建紅色旅游創新發展基地、紅色旅游研學基地、紅色旅游縣和旅游鎮,大力發展自駕車旅游,完善自駕旅游信息服務體系、以露營地為重點的自駕游服務設施和自駕游導游冊、旅游地圖等,為區內外游客暢游內蒙古提供便利。
創新思路,深化國際、國內旅游合作
提升中蒙俄旅游合作水平。繼續推進三國五地旅游聯席會議,成立“萬里茶道”國際旅游聯盟,牽頭打造“萬里茶道”線路產品,推進跨境旅游合作區建設。創建追尋成吉思汗等品牌旅游線路和自駕游環線。改革創新管理方式,提高出入境旅游服務水平。深化與重點省區合作,主動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加強與毗鄰8省區、珠三角、長三角、萬里茶道沿線省區以及川渝、河南、山東等旅游合作,建立合作機制,確定旅游合作項目,統籌合作政策,形成優勢互補、借力發展、差異化互動的區域旅游合作新格局。以產品為紐帶統籌盟市間旅游合作。通過規劃統籌推進盟市一體化發展,通過聯合對外宣傳促銷提升區域整體知名度,通過強化產品建設實現合作共贏。
主動作為,推進文明旅游和市場秩序整治
提升文明旅游水平,全力打造文明旅游環境。創新旅游行業,推進旅游行業監管平臺建設,保障游客與經營者正當權益。引導和扶持旅游企業發展,制定地方標準引導旅行社提檔升級。開展綠色旅游飯店創建工作。推進導游體制改革,試行特聘導游和特色導游工作,做好導游自由執業的前期準備工作。加強旅游綜合執法和投訴受理工作,推廣旅游綜合執法經驗。研究制定《內蒙古旅游安全管理辦法》,啟動推行旅游景區責任險和綜合意外險工作,加強旅游安全應急機制建設和旅游安全應急演練,提高旅游安全應急處理能力。
強力推進,加強廁所革命和旅游公共服務建設
繼續推進廁所革命建設工作,將廁所革命從旅游景區擴大到交通沿線、城鎮、鄉村牧區以及汽車站、火車站、加油站等重要節點,力爭完成1000座以上廁所建設任務。加強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加快旅游交通干道、游客服務中心、停車場、標識標牌等建設。鼓勵支持城市休閑服務設施建設,完善城市公園、城市綠道、休閑步道的旅游服務功能。提升公共服務水平。編制《內蒙古自治區旅游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規劃》,完善旅游保險產品,提升金融旅游服務功能。
從嚴治旅,樹立內蒙古旅游人新形象
加強廉政建設。認真貫徹執行《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嚴格落實“八項規定”,鞏固黨的群眾路線教育、“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成果,認真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通過加強學習調研、組織開展調研、加強培訓教育、推進旅游人才培養、強化考核等多種形式為樹立內蒙古旅游人的形象打好基礎。
專項推進,強化旅游新聞、信息和協會工作
推進新聞宣傳工作,圍繞國家十大“旅游亮點聚焦行動”和8大“旅游主題新聞宣傳活動”,繼續開展內蒙古旅游十大新聞評選活動,組織好區內媒體政務宣傳,及時發布全區旅游系統亮點工作。加強旅游信息工作。提高重視程度,提升旅游信息質量,重點報送本地區推進旅游業發展的方法、取得的成效,或某個領域具有創新性、借鑒性的新舉措、新成效。加快旅游協會改革,完成旅游協會與行政機構脫鉤,實現旅游協會理事單位企業化,以創新的思維和舉措開拓協會工作新局面。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