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蒙古:培育新常態下建設“五大基地”新勢能


    來源:內蒙古新聞網   時間:2016-03-10





      步入“十三五”,面對經濟發展新常態,內蒙古如何持續推進“五大基地”建設?如何做大產業規模、提升產業質量?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圍繞這一話題,代表和委員們談認識、明方向、析路徑。


      新常態孕育新機遇。經濟下行既是巨大挑戰,更是調整結構、轉換動力的難得良機。


      在全國政協委員鄭福田看來,新常態下的內蒙古經濟,依然呈現出清潔能源、現代煤化工、新型產業、綠色農畜產品加工和旅游業加快發展的新希望,必須牢牢抓住產業轉型、結構調整的“重要窗口期”,加快建設“五大基地”,吐故納新,接力前行。


      鄭福田委員認為,盡管“十二五”期間“五大基地”建設取得了重要進展,初步形成多元發展、多極支撐的產業格局,但仍存在產業結構單一、重型化結構特征較為明顯、現代服務業發展不足等方面的問題。因此,“十三五”時期,“五大基地”建設要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通過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助推產業協調發展。


      “一煤獨大”在很長一段時期里,曾是我區產業發展的明顯特征。它曾為我區的經濟發展帶來昔日輝煌,如今也成為我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中之重。近年來,我區奮力向建成清潔能源輸出基地、現代煤化工生產示范基地、有色金屬生產加工和現代裝備制造等新型產業基地的目標挺進,已經積蓄起了巨大的發展動能,但前行的路依然任重道遠。


      全國人大代表包滿達說,以建設“五大基地”為重點調整產業結構,是我區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內蒙古要立足優勢、揚長避短,積極構建多元發展、多極支撐的現代產業”要求的重要體現,也是自治區產業結構調整的一個長期性、戰略性舉措。成就固然可喜,但結構調整優化到位絕非一日之功。


      包滿達代表認為,在調整產業結構中,內蒙古應更加注重主導產業在全國總體經濟中的地位和競爭優勢,促進現代煤化工向下游延伸,有色金屬加工和裝備制造業向高端發展,有效提升傳統產業的競爭力。


      全國政協委員姚一萍提出,作為國家重要的綠色農畜產品加工輸出基地,內蒙古仍存在現代農牧業發展滯后、產品附加值低、品牌影響力不足的問題。她建議,農畜產品生產加工輸出基地建設,一方面要在延長產業鏈和精深加工上做文章,一方面要在打響品牌上做文章,將農畜產品向終端拓展,使我區的農畜產品從效益、質量、品牌上獲得大的提升。


      建設“五大基地”,增強發展活力至關重要。因而,提升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水平,可以說是我區調結構、轉方式必須緊抓不放的關鍵環節。全國政協委員鄭錦春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民建、工商聯界政協委員時的講話后感觸更深。他認為,非公有制經濟已成為自治區經濟發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推動結構轉型、促進發展方式轉變中的作用不可小覷。他建議,有關部門應認真落實鼓勵民間投資和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打破“玻璃門”,支持民間資本進入基礎產業、基礎設施、社會事業等領域,以充分釋放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活力。


      “十三五”是我區“五大基地”建設深入推進的關鍵時期,關鍵時期必然需要關鍵之舉。參加全國兩會的我區代表委員們建議,應鼓勵煤炭、電力、化工、冶金、建材企業橫向聯合,支持煤炭轉化企業與生產企業縱向重組,構建煤電用、選冶加一體化產業鏈,加快形成產業鏈競爭新優勢。在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方面,要組織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三年行動計劃”和“雙創”示范基地等四大工程,加快構建國家級稀土、石墨、核燃料、復合材料基地,大力推進協同制造、智能制造,做大裝備制造業。在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方面,要建設一批大型物流園區、配送中心和內陸港,建立完善煤炭、鋼鐵、聚氯乙烯、稀土、農畜產品等大宗商品電子交易平臺。抓住旅游消費快速增長契機,實施“旅游+”計劃,將旅游觀光、休閑度假基地打造得功能更加完備。


      “實現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的發展,根本途徑是切實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步伐”——這是出席全國兩會的我區代表委員們的共識。


      站在歷史新節點,內蒙古正在把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貫穿于“五大基地”建設始終,在努力打造內蒙古經濟“升級版”的征程中,戮力同心,高歌猛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