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內蒙古保障性安居工程開工28.5萬套,開工率100.1%,完成投資576.2億元。其中,公共租賃住房開工4.3萬套,開工率100.3%,完成投資48.6億元;各類棚戶區改造開工24.2萬戶,開工率100.1%,完成投資527.6億元。
保障性安居工程是重大民生工程,也是重大發展工程。為了不折不扣地完成國家任務,去年,自治區黨委、政府強化舉措、狠抓落實,從資金保障、制度創新、消化庫存等多方著力,讓這項民生工程福澤民眾。
去年,我區在爭取中央和地方財政支持的基礎上,積極嘗試采用PPP模式加快棚戶區改造,將赤峰市作為PPP模式改造試點,引進中鐵建房地產集團公司與赤峰市紅山區政府合作開展棚戶區改造。同時,認真落實各項稅費優惠政策,在國家政策的框架內盡可能降低棚戶區項目的建設成本。另外,通過稅費減免和土地出讓金返還等優惠政策,引導社會資本、企業參與棚戶區改造建設。
大力簡化項目審批及貸款發放方面手續。年初印發了《全區棚戶區改造融資項目管理暫行辦法》,要求各地區建立行政審批快速通道,盟市、旗縣市區發展改革、國土資源、住建等部門共同建立棚戶區改造項目行政審批快速通道,對符合相關規定的項目,限期完成項目立項、規劃許可、土地使用、施工許可等審批手續,切實簡化審批程序,提高工作效率。
積極推進棚戶區改造貨幣化安置。2015年5月,自治區政府出臺了《關于進一步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要求各盟市、旗縣市區根據本地區城鎮化發展進程,綜合考慮商品住宅、保障性住房實際需求,科學編制商品住宅及保障性住房發展規劃及年度供應計劃,重點是針對全區各地商品住宅存量較大的實際,采取直接購買商品住宅的形式,加大棚戶區改造貨幣化安置力度,促進房地產合理開發。對于商品住房存量較大、消化周期較長的地區,公租房房源和棚戶區、老舊小區改造安置房源的籌集,原則上以全部回購存量商品住房的方式解決,存量商品住房確實不能滿足房源要求的,才可適當新建。截至去年底,全區棚改貨幣化安置率達到57.6%,達到了住建部提出的“貨幣化安置比例原則上不低于50%”的目標要求。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