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關統計,2015年,內蒙古自治區(簡稱:內蒙古)企業對“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以下簡稱“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累計進出口498.8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同)下降14.8%。其中出口193.1億元,下降15.7%;進口305.7億元,下降14.3%。
內蒙古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主要特點
(一)11月出口環比下降,進口環比增長。2014年11月份內蒙古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69.5億元,迅猛增長至年內最高點,隨后震蕩回落。自2015年2月起,進出口值再度持續震蕩走高至7月份后回落,12月當月進出口值為43.9億元,同比下降34.1%,環比增長8.7%;其中,12月份出口14.7億元,同比下降48%,環比下降3.7%;進口29.2億元,同比下降23.8%,環比增長16.3%。
(二)亞洲的沿線國家和地區為主要貿易伙伴,蒙古國尊居首位。今年,內蒙古自治區對“一帶一路”沿線62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了進出口貿易,僅未與不丹、巴勒斯坦2個國家和地區開展進出口貿易。其中,內蒙古企業對蒙古進出口203.4億元,進出口值在所有沿線國家和地區中排名第一,下降19.3%,占同期內蒙古企業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總值的40.8%。同期,內蒙古企業對亞洲沿線國家和地區進出口305.6億元,下降19%,占61.3%;對歐洲沿線國家和地區進出口187.1億元,下降7.8%,占37.6%;對非洲沿線國家和地區出口6.2億元,增長14.9%,占1.2%。
(三)近四成以邊境小額貿易方式進出口。今年,內蒙古企業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以邊境小額貿易方式進出口191.5億元,下降12.7%,占同期內蒙古企業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總值的38.4%;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出口161.5億元,下降19%,占32.4%;其余以保稅倉庫貨物、旅游購物商品、進料對口等方式進出口。
(四)民營企業領軍進出口。今年內蒙古民營企業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433.9億元,下降12.5%,占同期內蒙古企業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總值的87%;國有企業出口42.5億元,下降33.8%,占8.5%;外商投資企業出口22.4億元,下降12.4%,占4.5%。
(五)單項商品中谷氨酸鈉出口名列前茅,銅礦砂及其精礦進口占有份額大。按HS8位商品編碼統計,今年,內蒙古企業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涉及3135個種類。出口商品中:谷氨酸鈉出口11.8億元,增長3.5%,占同期內蒙古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總值的2.4%,出口名列前茅;其他葵花子出口10億元,增長78.8%,增幅較大,占2%;未經進一步加工的其他合金鋼熱軋非卷材出口7.6億元,增長607.5倍,呈現激增態勢,占1.5%。進口商品中:銅礦砂及其精礦進口112.4億元,下降8.1%,占22.5%;縱鋸縱切刨或旋切紅松和樟子松木材進口48億元,增長6.9%,占9.6%。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