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統計局近日發布的統計報告顯示,目前內蒙古一煤獨大的問題依然突出,煤炭行業占全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四分之一以上,占稅收收入的四分之一以上,抵御風險能力弱的弊端逐步顯現。而且,長時間大規模煤炭開采也嚴重破壞了當地的生態環境。
隨著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生態文明建設和能源生產、消費結構的調整以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動著煤炭生產方式、消費方式深刻變革。而內蒙古近年經濟發展速度逐漸回落,一個重要因素就是非煤產業發展不夠,不足以彌補煤炭價格下跌導致的增長下滑。必須走出“一煤獨大”的資源型經濟困局。
有專家表示,內蒙古經濟轉型發展核心是由單純地追求原煤產量向讓每一塊煤都最大限度地發揮價值轉變,將依賴資源的單一發展向多元優勢特色產業共同支撐全區經濟轉變,加快構建傳統產業新型化、新興產業規模化、支柱產業多元化的產業發展新格局。
據了解,2015年以來,內蒙古煤炭市場呈現出了總量寬松、結構性過剩的態勢,需求低速增長,庫存持續上升,價格下滑,效益下降。2015年一季度,受自治區穩增長調結構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強勁拉動以及全區工業經濟平穩回升的影響,全區煤炭行業出現有所回暖的跡象。但由于經濟回升速度緩慢,煤炭需求回升力度不足、產品下降等多重不利因素疊加,煤炭行業增加值增速回升緩慢。
面對這種形勢,內蒙古自治區政府決定采取多種手段促進煤炭產業轉型升級。2014年5月,為促進煤炭化工產業升級,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及時出臺《關于加快發展重點煤炭企業的指導意見》,鼓勵重點煤炭企業“以煤為基,多元發展”,建設煤化工、低熱值煤發電等煤炭轉化項目和煤炭分質利用、煤機制造、煤炭物流項目。在重點煤炭企業相關項目建設審批以及土地等相關要素供給上,應予以優先保障。鼓勵重點煤炭企業建立技術研發中心,提高技術創新,提高自主創新和煤提煉技術裝備水平,加快煤炭工業的現代化、信息化、集約化規模化發展。
此外,意見還提出,要實施煤基產業創新鏈工程,抓好煤炭清潔高利用為龍頭,構建創新生態系統,圍繞資源深加工和的資源的相關產業延伸產業鏈,發展煤化工以及與煤炭有關的機器設備、采掘等高新技術產業,打造國家煤基科技及產業創新高地。(新華)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