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蒙古推進四大領域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來源:正北方網   時間:2016-01-11





      近日,自治區政府發布了《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據了解,內蒙古在未來將建成覆蓋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司法公信四大領域的社會信用體系,在全社會形成守信光榮、失信可恥的濃厚氛圍。今后自治區對重點行業領域的失信行為,將建立跨地區、跨部門聯合懲戒工作機制,讓失信者一處失信處處受限。按照《實施意見》,到2020年,基本建成與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社會信用體系。社會信用基礎性法規規章和標準體系基本形成,覆蓋全社會的征信系統基本建成,信用信息共享和應用取得顯著成效,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充分發揮作用,信用服務市場規范健康發展,重點行業和領域誠信建設取得明顯進展,全社會誠信意識普遍增強,經濟社會信用環境明顯改善。


      政務誠信建設積極推行政府權力清單制度


      在推進政務誠信方面,自治區明確積極推行政府權力清單制度,將依法行政貫穿于決策、執行、監督和服務的全過程。廣泛推行重大決策事項公示和聽證制度,強化對權力運行的社會監督和約束。并在保護國家信息安全、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的前提下,堅持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的原則,依法公開政務信息,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機制。


      自治區明確今后應用多媒體、信息技術等方式創新公開形式,方便群眾了解查詢;把人民群眾普遍關心、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作為政務公開重點,提高政務公開的時效性,做到全面、完整、準確。把發展規劃和政府工作報告關于經濟社會發展目標落實情況以及為百姓辦實事的踐諾情況作為評價政府誠信水平的重要內容,提高各級政府及其部門守信踐諾的意識和水平。推進公務員誠信檔案建設,依法依規將公務員個人有關事項報告、財產申報、廉政記錄、年度考核結果、相關違法違紀違約行為等信用信息納入檔案,作為干部考核、任用和獎懲的重要依據。


      商務誠信建設積極推行企業信用承諾制度


      在商務誠信建設方面,自治區提出開展誠信示范企業創建活動,加大誠信企業示范宣傳和典型失信案件曝光力度,引導企業增強社會責任感和誠信意識。鼓勵行業協會(商會)建立健全會員準入與退出信用審核制度、信用自律管理制度、信用評價和認證制度,大力推廣使用信用信息和信用產品,引導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守信履約和誠信自律。圍繞生產加工、商貿流通、食品藥品、金融、稅務、價格、工程建設、政府采購、招標投標、交通運輸、電子商務、統計、中介服務、會展、廣告等重點領域,積極推行企業信用承諾制度、信用評價制度和信用分類監管制度。


      社會誠信建設加大對違法失信行為懲處


      在推進社會誠信建設方面,自治區明確重點加強醫療衛生、計劃生育、社會保障、勞動用工、教育、科研、文化、體育、旅游、知識產權、環境保護和能源節約、互聯網應用及服務等領域的誠信建設,加大對各種違法失信行為的懲處,完善服務和管理對象信用記錄,引導社會成員樹立守信意識。完善社會組織登記管理信息,健全社會組織信息公開制度。加強重點人群職業誠信建設,建立健全國務院《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年)》提出的17類重點人群的誠信檔案,在資格資質評定、崗位聘任聘用等工作環節使用信用信息和信用產品,引導全社會恪守職業操守和誠信行為準則。


      司法公信建設建立完善責任倒查問責制


      在推進司法公信建設方面加強法院審判信息互聯互通,建立針對社會公眾、訴訟當事人不同主體的信息公開體系。全面推行“陽光執法”,依法及時公開執法辦案信息。嚴格執法程序,全面落實辦案質量終身負責制,建立完善錯案防止、糾正和責任倒查問責制,不斷提高司法公信力。建立全區各級公安、司法行政等工作人員信用檔案,依法依規將徇私枉法、不作為等不良記錄納入檔案,并作為考核評價和獎懲的依據。推進律師、公證員、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法律援助人員、司法鑒定人等的誠信規范執業。建立司法從業人員誠信承諾制度,健全違法違規執業懲戒制度。


      建立完善行業“黑名單”制度


      《實施意見》明確,加快建立守信激勵政策體系和機制,加大對守信行為的宣傳,在市場監管和公共服務過程中,給予優先辦理、簡化程序等“綠色通道”激勵政策。鼓勵行業協會(商會)建立行業自律激勵措施,對守信會員提供多種形式的支持和服務。《實施意見》要求,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要在市場監管和公共服務過程中,建立完善行業“黑名單”制度和市場退出機制,在市場準入、資質認定、行政審批、政策扶持方面實行信用分類監管,根據失信類別和程度,實施相應的懲戒和制裁措施。積極推行行政許可申請人信用承諾和審查制度,提高市場主體誠信自律意識。完善社會輿論監督、評議機制,建立健全投訴舉報制度,提高社會震懾力。


      嚴處販賣個人隱私和商業秘密


      自治區明確依托電子政務外網,加快建立和完善自治區、盟市兩級公共征信平臺和數據庫,支持有條件的旗縣(市、區)建立公共征信平臺,為信用信息整合共享創造基礎條件。同時推動信用服務政策法規建設,建立完善市場準入和退出機制,加強對信用服務機構和從業人員的監督管理,嚴厲查處販賣個人隱私和商業秘密,非法、超范圍經營信用服務業務等違法失信行為,維護市場秩序。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