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外煤炭市場需求大幅下降、煤炭產能嚴重過剩及國外低價煤炭進口沖擊下,內蒙古38%的煤炭企業陷入虧損困境。近日,內蒙古政府要求通過嚴控煤炭產能、提高煤炭就地轉化率,加快發展現代煤化工產業等措施,盡快應對不利形勢,促進全區工業經濟企穩回升。
據內蒙古自治區副主席王波介紹,今后內蒙古將控制煤炭產能,穩定煤炭區外銷售,同時推進清潔環保型現代煤化工產業發展,強化煤炭就地轉化,促進煤炭上下游企業聯合重組,擺脫“簡單挖煤賣煤”的困局,努力實現煤炭行業整體脫困。其中,要加快煤炭和化工傳統產業延伸升級步伐,推進煤炭清潔利用;推動煤炭生產企業與下游轉化企業戰略重組,實施煤電、煤化聯合發展;加快清潔能源輸出基地建設,推進資源型產業延伸加工,擴大煤電油、煤電烯烴、煤電天然氣、煤電氯堿、煤電硅等一系列產業鏈規模。此外,將加快調整優化現代煤化工布局,以“呼包鄂”為核心,促進產業集中集約發展。
內蒙古煤炭工業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內蒙古煤炭行業利潤增速從2011年的33.5%大幅下滑到2015年前三季度的-20.4%,稅收也同步大降。預計今后3~5年國內煤炭市場供大于求的局面難以根本性扭轉,內蒙古煤炭企業大面積虧損的狀況短期內也不會扭轉。
內蒙古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李強表示,“十三五”時期,內蒙古將有累計280億立方米/年煤制氣、700萬噸/年煤制油、300萬噸/年煤制烯烴、200萬噸/年煤制乙二醇以及1500萬噸/年煤制化肥等煤化工產能建成投產,這些項目滿負荷運行年轉化煤炭可達4.4億噸,可以使煤炭就地轉化率提高到50%以上。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