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時期,盡管我區農牧業發展面臨的形勢比較復雜,但總體上機遇大于挑戰,有利因素多于不利因素。
郭健認為,“十二五”時期是全區農牧業發展最快、農牧民增收最多、農牧業改革最突出的5年。但是,在這個發展的關鍵期,必須清醒地看到,連續豐收的背后存在著一些問題。受資源環境約束、生產成本上升等因素影響,傳統農牧業的出路越來越窄,農牧業發展的環境承載能力已達到或接近上限,“誰來種地養畜”“如何種地養畜”的問題亟待破解。
郭健說,“今年,各級農牧業部門要結合全區經濟工作會議的總體要求和重點任務,抓住國家實施一帶一路、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主體功能區發展戰略機遇,堅持以改革為動力,推動農牧業發展由數量增長為主轉到數量質量效益并重上來,由依靠資源物質投入為主轉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上來,切實轉變農牧業發展方式,促進農牧業農村牧區經濟可持續發展,努力把我區建設成為國家重要的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加工輸出基地和我國北方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具體地講,就是要做好以下8個方面的重點工作。”
第一,要毫不松懈地抓好糧食生產。要穩定播種面積,提升耕地質量,確保糧食總產穩定在550億斤以上。
第二,要努力提升畜牧業質量效益。實施“穩羊增牛”戰略,大力發展肉牛養殖,肉牛要從目前的800萬頭增加到1000萬頭,力爭牲畜總頭數穩定在1.3億頭只以上。
第三,要調整優化種植業結構。積極推廣“糧改飼”試點,確保今年整株青貯玉米種植面積達到1000萬畝。
第四,要加強草原生態保護和建設。認真落實好國家新一輪草原補獎政策,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力爭草原植被平均蓋度達到46%左右。
第五,要扎實推進農牧業產業化經營。力爭到2020年我區國家級龍頭企業從現在的38家發展到50家,農畜產品中國馳名商標從現在的66個發展到80個。
第六,要切實加強農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確保不發生重大農畜產品質量安全事件,確保不發生區域性重大動物疫情。
第七,要穩步推進農牧業經營體制改革。全面推進土地草原確權登記頒證工作,2018年全部完成。第八,要推動農牧業金融保險創新。積極組建農牧業信貸擔保機構,建立農牧業保險協同機制,進一步拓寬農牧民增收渠道,保持農牧民增收的持續性和穩定性。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