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圍繞打造獨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觀光休閑度假基地的目標,進一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整合旅游資源,打造精品線路,培育優質品牌,促進旅游與文化的深度融合,不斷提升旅游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吸引力。
實施旅游規劃創新提升,進一步完善旅游規劃體系。按照打造國內知名的北方草原文化旅游目的地要求,著眼于“謀劃大項目、建設大景區、構建大產業”,整合旅游資源,挖掘文化內涵,突出生態休閑特色,全面提升旅游規劃水平。以項目建設為抓手,加大重點旅游景區的建設。全力推進石林、烏蘭布統、王府等景區的綜合開發建設。盡快將石林、王府景區建設成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同時推動美林谷、玉龍沙湖、召廟等景區提檔升級。抓好重點建設項目的推進工作。抓住北京對赤峰市新一輪對口幫扶的有利時機,盯住北京地區的大企業、大集團,采取專項招商、“一事一議”的辦法,確保招商項目順利落地,全力推進赤峰旅游綜合服務管理中心(京蒙旅游大廈)的開工建設。切實抓好一批具有示范性、帶動性、全局性的旅游重點項目。加快紅山區契丹旅游商貿城的建設速度,積極推進道須溝、遼文化產業園、契丹商貿城、敖漢溫泉城、旺業甸生態商旅度假區等重點項目建設。抓好紅山區、松山區、喀旗以“住農家院、吃農家飯、摘農家果、干農家活”為特色的“農家樂”建設,以克旗游牧文化旅游區為主的“牧家樂”建設及寧城黑里河的“林家樂”建設,加快發展鄉村旅游,提高品牌知名度。
實施旅游服務設施提升,營造良好的旅游環境。以赤峰市三條旅游精品線路為中心,整合沿線文化旅游資源和生態旅游資源,實行統一規劃、統一開發、統一建設和統一宣傳促銷,有效提升旅游產品競爭力。高標準建設和規范旅游公路、景區門口、景區內部的旅游公共信息,加強旅游救援、旅游保險、旅游危機預警和應急處理能力等方面的建設。
打好宣傳營銷組合拳,營銷一季變四季。赤峰市做好主流媒體宣傳,參加了自治區旅游局在央視《朝聞天下》欄目投放的赤峰旅游形象廣告宣傳,利用《中國旅游報》、第一旅游網等各級報紙、雜志、網站等媒介作赤峰旅游宣傳,全方面立體展示赤峰旅游。以“落地”為目標,通過推介會、大篷車、包機、專列、直通車形式鞏固京津冀遼老客源地,開拓新客源地。開通呼和浩特-克什克騰旅游專列、杭州及煙臺至赤峰旅游包機。2015年共214架次包機、40列專列、300多輛大巴直通車進入赤峰,新增京津冀魯游客100萬人次。通過網絡營銷,實現線上線下營銷同步進行。
舉辦特色節慶活動,塑造赤峰特色旅游品牌。把紅山文化節改為紅山文化旅游節,為期3個月。將集中市、旗兩級政府力量,打造成赤峰市歷史上時間最長、水平最高、參與規模最大、覆蓋面最廣的一次文化旅游盛會。圍繞赤峰市已推出的十大特色主題旅游產品,舉辦獨具特色的旅游節慶活動。成功舉辦了美林谷冰雪節、克什克騰冬季旅游節、寧城杜鵑花節、達里湖華子魚洄游觀賞節、召廟廟會、克什克騰山野菜采摘節等。
來源:赤峰市人民政府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