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內蒙古把扶貧項目的審批權全部下放給旗縣,建立了權力、責任、資金、任務“四到旗縣”和規劃、項目、干部“三到村三到戶”的工作機制。審批權的下放,有效釋放了扶貧活力,真正激發了基層干部和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和活力,各地在扶貧項目實施過程中探索出了許多更加符合實際的模式和辦法,扶貧措施更加精準,脫貧的成效也更為顯著。
今年以來,內蒙古共發放各類金融扶貧貸款176億元,有40.84萬農牧戶、144家扶貧龍頭企業和農牧民專業合作社直接獲得金融扶貧資金支持。在金融扶貧富民工程的帶動下,以財政扶貧資金撬動金融扶貧資金的模式和機制在全區得到普遍復制和推廣,參與金融扶貧的機構由最初的農行1家擴展到加入了農信社、包商銀行等機構的9家,覆蓋的旗縣也由最初的57個貧困旗縣擴大到全區81個農牧業旗縣。金融扶貧工程已成為內蒙古增加扶貧投入的重要舉措。
內蒙古自治區扶貧辦主任劉忠誠表示,簡政放權最大限度地調動了貧困地區干部和貧困群眾的主動性與靈活性,使貧困地區能夠因地制宜發展多種產業;而金融扶貧項目的實施,借助了市場的力量,在放大扶貧資金規模,有效地緩解貧困戶發展產業資金短缺的同時,使扶貧資金由無償變有償,充分調動了貧困群眾脫貧奔小康的積極性。
來源:內蒙古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