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烏蘭察布市“三個創新”開創扶貧攻堅新局面


    時間:2015-12-03





    自2012年實施新一輪扶貧攻堅戰以來,我市不斷創新各項扶貧機制,迅速進入了投入最多、減貧速度最快、成效最為顯著的新時期,農村牧區貧困人口大規模減少,由2012年初的55.85萬人減少到目前的17.7萬人。貧困地區生產生活條件顯著改善,重點貧困村實現了通電、通路、通水、通廣播電視、通話、通郵,貧困大學生得到有效救助,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實現全覆蓋,農村低保和五保供養水平進一步提高,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繼續得到改善。

      一是創新扶貧管理體制。市政府按照“簡政放權,下放權力”的原則,從2014年起,將扶貧項目的審批權全部下放到旗縣,資金項目直接到村到戶,結束了近20年來扶貧項目由旗縣申報、市級審核和自治區審批的歷史。金融扶貧項目誰貸款誰決定,資金使用權完全交給農牧民,項目資金由金融部門市場化運作,企業化管理。精簡整合扶貧項目,把過去小型分散的十幾類項目精簡整合為“三到村三到戶”精準扶貧工程、金融扶貧富民工程和生態脆弱地區移民工程三大類項目。

      二是創新扶貧資金使用方式。扶貧資金由過去“撒胡椒面”式的無償使用轉變為現在通過金融扶貧方式的有償使用。全面開展“三到村三到戶”項目資金放大工作,各旗縣市區主管部門與中國銀行、蒙銀村鎮銀行、郵政銀行、農商銀行等金融部門合作,利用“三到村三到戶”項目資金作為風險抵押,由銀行業金融機構將資金放大10倍后,以貸款形式進行再發放并用于項目建設。截至目前,累計為察右前旗、卓資縣、商都縣、涼城縣、興和縣、察右中旗、四子王旗和集寧區等8個旗縣市的173個貧困村發放貸款15768萬元。

      三是創新社會扶貧參與機制。市政府印發了《烏蘭察布市創新扶貧開發社會參與機制實施方案》,進一步完善了社會扶貧體系,創新了社會扶貧機制,健全了社會扶貧支持政策,進一步明確了京蒙對口幫扶、定點扶貧、軍隊和武警部隊扶貧和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企業、社會組織、個人扶貧的任務和措施,目前由市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上下聯動、整體推進的大扶貧格局已經形成。近年來,北京市和自治區累計在我市投入資金近3億元,實施了70多個京蒙對口扶貧項目;8個中央、國家機關單位投資6327.63萬元定點幫扶我市8個國家級貧困旗縣,并先后派出局級領導11人次,處級以下領導94人次赴幫扶旗縣考察指導工作。

    來源:烏蘭察布市人民政府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