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按照國家部署,內蒙古大興安嶺林業管理局(以下簡稱內蒙古森工集團)所屬19個林業局全部停止了天然林商業性的采伐,至此,中國最大國有林區長達60余年的采伐作業畫上了句號。停止采伐后林區該如何發展,近10萬名職工就業如何妥善安置成為擺在林區人面前的難題。
轉換產業思路,根據林區特點創建綠色食品基地
作為大興安嶺森林腹地的根河,針對其停伐后面臨的難題,當地及時轉換產業思路,大膽改革創新,從林區特點出發,規劃創建綠色食品基地,把黑木耳等食用菌作為優先發展產業。
政府搭臺企業唱戲,引進了呼倫貝爾環球瞭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籌集人民幣5000余萬在大興安嶺腹地根河市創建了國內規模最大的食用菌制菌加工廠,以帶動各林業局菌業發展。
呼倫貝爾環球瞭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不負眾望,積極摸索形成了統一對外品牌形象,規模化、標準化統一加工菌袋,專業技術指導園區規范化種植、統一銷售,為振興林區生態產業注入了活力。
由于受環境氣候、水質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各地產的黑木耳存在一定的差異。黑木耳屬于膠質食用菌,最適合生長的環境為冷熱干濕交替、負氧離子含量高的高寒地區。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就適合栽培黑木耳的產地來說,內蒙古根河流域最具有生產高品質黑木耳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根河為國內森林覆蓋率最高的地區,有“中國冷極”之稱,極端氣溫零下53℃,平均氣溫零下5℃。晝夜溫差大,具有高緯度、高海拔、高寒冷的自然條件。根河流域興安落葉松樹葉、樹皮分泌的樹脂抑制雜菌,創造了天然林內氧氣充足且沒有雜菌的黑木耳生長條件,在這樣的環境下生長的黑木耳雖生長緩慢,但抗污染能力極強。又因遠離工業和農田生產區,沒有任何農藥和工業廢氣的污染,其蛋白多糖膠體、粗纖維等營養和保健成分也很可觀。在中國第二屆食用菌博覽會上,中國黑木耳菌袋發明人、黑木耳奠基者劉永昶先生說,“從地理環境和氣候環境來看,根河是世界上最好的黑木耳生長地之一。”
黑木耳不僅美味可口、營養豐富,其所含膠質和多糖可吸附并清除血管壁的垃圾,所含的植物堿具有促進消化道、泌尿道各種腺體分泌的特性,植物堿能協同這些分泌物催化結石、潤滑腸道。現在歐美也開始食用黑木耳,國內外對黑木耳的需求量逐年增長。
發展綠色食用菌,形成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品牌
據了解,2014年,根河黑木耳菌袋廠建設了12,000平方米現代化食用菌袋加工廠房和加工設備,并正式投產。該項目解決了林區制菌設備落后和規模較小的問題,從根本上解決了菌袋滅菌不徹底和產量不高的問題。該項目聯合國內外多家院校和研究機構,啟動的根河食用菌研究工程取得了多項黑木耳深加工產品新技術成果,對適應高寒地區樺褐孔菌的菌種培養、栽培和加工利用做了深入研究并步入實施階段。
2015年,園區生產的黑木耳已經開始在北京等地進入了高端市場的銷售,并進行實體展示店和電子商務的市場銷售工作,解決了林區銷售問題。現在正籌備二期工程,將形成年加工1億黑木耳菌種袋、年產1000萬罐食用菌飲料、5萬盒黑木耳粉、2萬公斤黑木耳掛面和黑木耳醬油等。
根據市場需要對生態黑木耳、靈芝、樺子菇、樺褐孔菌、猴頭菇進行菌種調整和更新,并不斷研究其深加工產品以求更適合市場化發展,以差異化來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在采用高科技破壁、萃取技術上有新的突破。積極籌備建設國家級食用菌實驗室,籌建黑木耳種植業智能控制中心,實現嵌入式專家系統、大數據采集、環境智能控制、遠程控制和原產地的種、養、采智能網上查詢系統。
發揮根河優勢資源,大規模發展天然、沒污染、無農藥殘留的綠色食用菌,并進行長期的研發和深加工,形成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品牌。
在大規模發展綠色食用菌產業的同時,采用有效和實際可行的種植加工、批發和線上、線下直銷的方式,在全國市場的合適位置建立中心倉庫,將種植、栽培、加工、運輸、銷售等費用控制在較低的范圍。對市場價格統一管理,使市場終端價格控制在合理、穩定的范圍內。(何義濤 王偉)
來源:中國食品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