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鄂爾多斯市創新性采取“反彈琵琶、逆向拉動”方式,堅持“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發展生態化”的發展思路,在大力開展生態建設的同時,延長林沙產業鏈條,促進林沙產業的發展,形成了“五化”(林板一體化、林紙一體化、林飼一體化、林能一體化、林景一體化)、“三品”(飲品、藥品、化妝品)的總體格局,初步構建起以人造板、造紙、生物質發電、飼料、飲食品、藥品、化妝品加工和生態旅游為主的林業產業體系。
2014年,鄂爾多斯市林業總產值達44億元, 農牧民來自林沙產業的人均純收入達2600元。建成林沙產業原料林基地2700.85萬畝,建成碧森種業、宏業人造板、東達紙業、毛烏素生物質熱電、高原圣果等規模以上林沙企業20多家,建成成陵、恩格貝、響沙灣、七星湖、薩拉烏素等生態旅游景點20多處。林沙產業的發展以及退耕還林補助、生態效益補償等直補政策的實施,把林業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緊密地結合在一起,農牧民通過生產、加工、銷售各個環節參與利益分配,林業建設積極性顯著提高,增收渠道不斷拓寬,收入水平大幅提升,實現了農牧業生產和農牧民收入的“雙增長”,林業成為了農牧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和繁榮農村經濟的有效途徑,林沙產業的發展實現了生態生計兼顧、治沙致富共贏。
鄂爾多斯市大力弘揚生態文明,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生態知識宣傳、教育,舉辦了杏花節、牡丹節,出版了《林業志》、《綠色之光》、《鄂爾多斯植物志》、《鄂爾多斯植物資源》、《鄂爾多斯蜜源植物》、《鄂爾多斯花卉》,啟動了《鄂爾多斯野生動物》和《鄂爾多斯林業生態變遷》的編撰,拍攝了《大漠長河》、《沙變》、《走進灌木王國》、《綠色和諧曲》、《綠色之光》等專題片,譜寫了《綠色的呼喚》、《鄂爾多斯生態美》、《綠色的夢》、《綠色鄂爾多斯》等林業歌曲,《綠色的呼喚》獲評全國“十大生態歌曲”。建成了鄂爾多斯生態建設成就展廳、恩格貝沙生植物園、七星湖生物館等生態道德教育基地,全社會熱愛自然、關注綠色、回歸自然等綠色健康的觀念和生活方式已經悄然形成。
來源:鄂爾多斯市人民政府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