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呼和浩特市“十二五”期間糧食產量屢創新高


    時間:2015-11-11





      2011年是“十二五”的開局之年。從2011年起,呼和浩特市將穩定農作物播種面積作為抓好農業生產的前提,在夯實“米袋子”、“菜籃子”穩產基礎的同時,在優化農業結構上開辟新途徑,將市場需求作為“導航儀”,將資源稟賦作為“定位器”,更好地發揮區域比較優勢,促進糧經飼三元結構協調發展,并加強農業技術應用,大力推廣測土配方、秸稈還田、保護性耕作等技術,提高耕地產出能力,充分發揮現代農業科技園區的示范作用,推進高產創建、“三個百萬”工程、五大作物五項核心技術推廣等項目實施,同時做好農業保險工作,提高農業抗風險能力。

      “十二五”期間,呼和浩特市糧食總產量穩定在每年130萬噸左右,實現了連續5年增產,為首府經濟社會的平穩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11年全市農作物的播種面積為676.5萬畝,其中糧食作物種植面積達559.75萬畝。在糧食作物中,玉米、馬鈴薯兩大主栽作物的種植面積分別為282.27萬畝和143.7萬畝,全年糧食產量達130萬噸,農民人均純收入為10038.4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首次突破萬元大關。2014年我市農作物播種面積達到685.54萬畝,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552.91萬畝,經濟作物播種面積83.5萬畝,飼草料等其他作物播種面積49.13萬畝,糧、經、飼比例為80∶12∶8,糧食產量達到144萬噸,創歷史最高水平。農民人均年純收入達14010元,比2011年增加了近4000元。

      今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呼和浩特市農牧業生產適應農村經濟發展的新常態、新變化,全面推進農業現代化,全市農作物種植面積達685.2萬畝,與2014年基本持平。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534.98萬畝,經濟作物83.9萬畝,飼草料作物66.32萬畝。據悉,玉米作為呼和浩特市第一大主栽農作物,常年播種面積穩定在280萬畝左右,占呼和浩特市農作物播種面積的40%以上,其中籽粒玉米種植面積達240萬余畝,青貯玉米40萬余畝。今年呼和浩特市繼續推廣玉米寬覆膜高密度種植技術,以此提高玉米的地膜覆蓋率,增加畝株數,增強保水和增溫作用,采取這項技術的玉米畝均產量達870公斤,是一般大田覆膜玉米的兩倍。這項技術的推廣應用讓農民朋友親身體會到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科技能夠創造財富。今后2—3年,我市240萬畝籽粒玉米將實現玉米寬覆膜高密度種植技術全覆蓋,玉米畝純收入將增加320余元,經濟效益非常顯著,農民的收入將會進一步提高,并為糧食產量再創新高奠定基礎。

    來源: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