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推動人才公共服務應用和移動互聯網的結合,通遼市人社局將人才招聘融入“互聯網+”,通過“五化”,形成了“互聯網+招聘會”的新模式,構建起現場招聘、網絡招聘、遠程招聘、手機求職、“人才E站”和公共服務“六位一體”的實時服務體系。
現場招聘智能化。改造升級通遼市人力資源市場功能,在招聘大廳設置35個信息化智能展位,每個展位上方均配置一臺LED顯示屏,實時播放企業的招聘信息。求職者參加現場招聘會時,只需攜帶二代身份證,通過人才E站自助終端設備查詢招聘信息、投遞應聘簡歷等。目前,每月的第一和第三周的周五舉辦大型招聘會,每周一、三、五舉辦常規招聘會,形成招聘常態化。截至目前,已舉辦招聘會108場,提供就業崗位37298個,達成就業意向9878人。
遠程招聘優質化。通過遠程面試系統,為用人單位和求職人員搭建交流互動平臺,雙方通過互聯網異地面對面的交流、洽談,為招聘雙方節省了招聘雙方的時間和精力。目前,登陸遠程招聘網絡的人數超過3000人次,通過互聯網遠程招聘實現就業317人。
手機招聘程序化。8月21日,通遼市啟動運行了現場招聘會云服務平臺,積極推動現場招聘會個人版APP進高校和社區,求職人員通過手機掃描二維碼下載招聘會應用程序,即可查詢全區各地現場招聘會的舉辦時間、地點和規模等信息,用人企業也能夠全面了解求職人員的數量和基本技能等情況,實現就業創業服務對所有用人單位和求職人員無盲區覆蓋和零距離對接。
人才E站規范化。16臺人才E站終端集現場求職、網絡求職、公共服務功能于一體,通過與人社、公安、質監等部門網絡支持網絡平臺對接,獲取身份、學歷、企業性質等信息,保證了用人單位和求職者信息的真實性和有效性。同時,求職者可根據各自需要進行招聘會和崗位社保繳費等信息的查詢,也可以完成求職登記、崗位匹配、應聘結果反饋等各項業務操作。
電商創業規模化。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實施大學生電子商務白手創業工程,在開發區建成蒙東電子商務產業園,吸納高校畢業生入駐創業,并以5年內企業辦公用房和倉庫免收租金,在3年的創業培育期內為大學生免費提供辦公場所及設備,年納稅額在50萬元以上的企業享受“三免兩減半”等優惠政策扶持大學生開網店。目前,已建成通遼電子商務產業園區,農村牧區電商實現縣、鄉、村三級全覆蓋,建設電商示范村6個、電商服務示范站點500個,電商企業達140家、交易額達8.8億元。
來源;通遼市人民政府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