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自治區黨委、政府在全區農村牧區工作會議上做出決定,計劃利用3年的時間,在全區農村牧區實施包括危房改造、安全飲水、嘎查村街巷硬化等社會保障“十個全覆蓋”工程,自治區交通運輸廳承擔著其中的街巷硬化工程建設任務。自治區黨委實施農村牧區“十個全覆蓋”工程規劃一出臺,自治區交通運輸廳便立即在全區范圍內展開調研工作,并出臺了農村牧區街巷硬化總體規劃:2014年——2016年投資117億元,硬化嘎查村場8868個,建設規模2.6萬公里。真正讓全區農牧民群眾全面享受到“出門有路,抬腿上車,家園靚麗”的幸福生活,助推“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新牧區變成現實。
交通運輸“第一號”工程
2014年初,自治區交通運輸廳將街巷硬化工程與農村牧區公路建設兩項任務同步推進,不等不靠,勇于擔當,切實把這項親民、愛民、惠民的政治任務作為執政為民的一份責任,他們明確提出:街巷硬化工程、農村牧區公路建設是交通運輸工作的重點。第一時間制定了《嘎查村場街巷硬化工程項目和資金管理辦法》《嘎查村場街巷硬化工程建設技術指導意見》《嘎查村場街巷硬化工程監督管理辦法》和農村公路及嘎查村場街巷硬化工程“七公開”實施方案等配套性規章。
進入2015年,自治區交通運輸廳還將農村牧區公路和街巷硬化兩項民生工程確定為全區交通運輸工作的“第一號”工程,并把這兩項民生工程與深化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三嚴三實”教育結合在一起,與所屬各部門、各單位主要負責人的年度業績考評結合在一起,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工作目標,全力以赴投入到這兩大任務中。
同時,參戰農村牧區公路的建設者們,在狠抓前期工作上下功夫,把保障進度放在項目的及早開工上。針對我區氣候條件復雜,有效施工期較短的實際,為了最大限度地爭取更多的寶貴時間,交通運輸廳從去年年底就著手今年工程實施的各項前期準備工作,特別是在計劃編制、資金協調等方面,多次與自治區有關部門進行溝通協調,督促各地盡快確定具體建設項目、施工圖設計和招投標準備等工作,并積極指導建設任務較重的建設單位提前落實和儲備建設材料,4月就提前下達了2015年各項工程建設計劃,實現了5月初建設項目陸續開工,以確保到10月份按期完工。
開門施工,讓農牧民監督修路
“一切從農牧民的切身利益出發,堅持與新農村新牧區建設相結合,與改善環境和村容村貌相結合,與房前屋后和沿線綠化美化相結合,與鄉村今后經濟發展相結合,確保修農牧民想修的路,修農牧民愿修的路。這是我們農村牧區公路建設的基本原則。”自治區交通運輸廳辦公室負責人介紹說。在街巷硬化工程實施中,公路的建設者們在全區各地都廣泛聽取農牧民意見,讓沿線農牧民充分參與公路建設,采取的農牧民監督修路、參與修路的做法深受農牧民的歡迎,并得到了農牧民的認可和大力支持。
交通運輸廳在去年投資200萬元為每個旗縣配備一臺鉆芯取樣機的基礎上,今年又出資100萬元為每個旗縣購買一臺回彈儀。檢查內容在嚴查面層厚度、密度、材料配比及切縫深度等綜合指標的基礎上,又增加了混凝土強度的檢測,做到既查“面子”、也驗“里子”,不留死角,確保監督不漏村莊,檢查不漏項目,管理不漏工序,實現質量檢查全覆蓋。
一年多來,自治區公路的建設者們不但圓滿完成了交通民生工程各項年度建設任務,同時針對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按照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宜寬則寬、宜窄則窄的原則,總結出了街巷硬化的7種不同模式。彰顯了我區交通人落實黨的“三農”政策,為實現城鄉握手、村戶連通,助力農牧民致富的工作信念。
模式一:城鄉一體型,針對城市周邊鄉村、人口密集、產業較多的特點,戶道采取全部硬化,同時考慮設置路面排水和人行道,街道路面寬度一般不小于6米,水泥混凝土面層厚度不小于20厘米;模式二:美麗鄉村型,規模較大、布局整齊的嘎查村,其所有街道、巷道和戶道全部進行硬化,同時清理垃圾堆、改善環境,達到整體硬化、凈化、綠化、美化;模式三:產業移民型,針對交通不便、沒有發展前途的偏遠的嘎查村,通過統一規劃,整體搬遷,集中整合到自然環境相對較好地區,進行街巷硬化;模式四:達標普及型,規模適中、街道相對整齊、居戶比較集中的嘎查村,主要街道全部硬化,對步道進行鋪磚硬化,同步綠化美化;模式五:舊村整治型,街道走向彎曲,在保留原有風貌的前提下,對具備條件的主要街巷進行合理硬化改造,并對路面較寬的適宜路段進行綠化;模式六:牧區便民型,從事牧業生產的,居住特別分散,既無街,也無巷,采取相對較集中的牧民點建設一條街道進行覆蓋,并保證與較近的一條公路相接;模式七:農區分散型,整個村莊街巷標準道路較少,戶與戶之間多為一條巷道相連的嘎查村,采取對地處中心位置的其中一、兩條主要街道進行硬化,并同步進行適度的綠化。
今年,是全面加快推進交通民生工程至關重要的一年,也是街巷硬化大決戰和村村通工程的大攻堅之年,自治區交通運輸廳已對施工方面可能會出現的困難進行了認真分析和研判,并在充分總結上年施工管理經驗的基礎上,采取了各項措施,確保工程順利實施。今年交通運輸廳在進一步強化“百年大計,質量第一”的基礎上,按照“項目不完工,巡查不停止”的原則,采取充實專業隊伍持續巡查、落實主要領導分片督查、組織盟市之間相互檢查、責成建設單位隨時自查和安排技術人員暗訪暗查等措施,加強過程管理,加密檢查頻次,加大技術指導,確保及時發現問題,隨時解決問題。
來源:內蒙古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