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全區各地認真落實自治區黨委和政府各項部署,努力克服經濟持續下行帶來的困難和挑戰,工業經濟運行總體呈現平穩發展態勢。
一、全區工業經濟運行情況
(一)工業經濟運行平穩。1-6月份,全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1%,比去年同期降低1.1個百分點,高于全國1.8個百點。6月份當月增長8.3%,環比持平。分行業看,統計的41個工業行業中,有19個行業同比增速在10%以上。
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平穩增長。29種全區重點監測主要產品21種增長。其中,甲醇產量339.3萬噸,增長1.8%;化肥145.1萬噸,增長63.9%;電石416萬噸,增長12.6%;聚氯乙烯161萬噸,增長5.2%;生鐵724.5萬噸,增長22.1%;粗鋼884.3萬噸,增長7%;鋼材950.8萬噸,增長11.4%;銅7.5萬噸,增長31.9%;鋅28.9萬噸,增長33.2%;電解鋁130萬噸,增長18%;汽車3.7萬輛,增長30.6%;乳制品133.8萬噸,增長5.2%;鮮冷藏肉63萬噸,增長35.9%。
(二)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平穩增長。1-6月份,工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737.4億元,增長19.7%,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7.9個百分點。能源、冶金行業投資增速較快,分別增長27.6%、28%。化工行業投資增速放緩,1-6月份完成投資469.9億元,同比增長8.7%,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11.2個百分點。其中億元以上項目完成投資1639億元,同比增長11.7%,占工業投資的59.9%。
1-6月主要工業行業固定資產投資情況表
(三)優勢特色產業發展基本平穩。高新技術、有色、裝備制造和農畜產品加工業增長較快,分別增長21.4%、20%和8.8%,均高于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能源工業增長繼續放緩,1-6月增長4.8%,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2.2個百分點,比1-5月份降低0.4個百分點;裝備制造業增長9.4%,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3.1個百分點,較1-5月份加快1.2個百分點。化學工業增長5.2%。比上年同期回落9.2個百分點。化學工業增速下降主要是甲醇、聚氯乙烯、燒堿等產品產量增速放緩、價格下降,導致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增長3.5%,增速比去年同期增速下降14.5個百分點。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產品價格持續低迷,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煤炭、鋼材、有色金屬、化工、建材等主要產價格仍呈現下跌均勢,加之市場需求持續低迷,企業贏利能力下降。截至6月份,全區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連續35個月負增長。受主要工業品價格持續下降影響,1-5月份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334.7億元,下降28%,降幅比上年同期擴大23.4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虧損企業1193戶,企業虧損面達到27.8%,高于上年同期0.8個百分點;虧損企業虧損額193.2億元,增長24.6%。
主要工業行業利潤增長率對比表
(二)煤電運等生產要素需求呈下降態勢。一是工業用電量回落較大。1-6月份,工業用電量增長5.2%,同比回落4.7個百分點,較1-5月增速回落0.2個百分點。二是鐵路運輸量下降。1-6月份,全區鐵路貨物發送量完成3.2億噸,同比下降11.4%。
(三)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后勁不足。1-6月份,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計劃總投資同比下降44.2%,完成投資下降22.8%。其中,采礦業完成投資下降80.2%,制造業完成投資僅增長0.8%,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完成投資下降6.6%。另外,目前開展前期工作的大型項目主要集中在電力、煤化工領域,其他領域的大項目較少,且項目落實環保、用水等指標困難,前期工作進展較慢。
三、對策建議
(一)穩定經濟增長。一是推動自治區《關于進一步強化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政策措施的意見》各項政策措施落實,除集中督查外,有關部門要開辟網絡平臺,收集政策落實情況,對反映集中的問題,自治區采取有效措施督辦落實,對個性問題要盯辦盟市、有關部門限期落實。二是穩定骨干企業生產經營。對煤炭、化工、鐵鐵、有色等行業骨干企業,逐戶進行調查研究,采取“一企一策”切實解決企業生產經營中出現的問題。對于需國家和自治區協調解決的問題,建議自治區政府定期召開會議研究解決。三是扶持中小微企業發展。認真落實國家促進中小微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和自治區進一步扶持小微企業加快發展的八條措施,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激發中小微企業創業創新活力。
(二)擴大投資規模。一是保新開工項目。建議采取合作共建、稅收分成等辦法,統籌調配全區用水、用地、節能、環保等指標,盡快推動國家出具路條的重大項目開工建設。二是保年內投產項目。加快建設中環光伏材料有限公司中環三期、蒙大新能源化工有限公司60萬噸工程塑料、赤峰市浩克新能源技術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車生產制造基地和研發中心、包頭市常鋁板帶箔等項目建設,新增單晶硅生產能力2500噸、烯烴60萬噸、新能源汽車4萬輛、鋁后加工160萬噸。加強項目調度,切實解決項目建設中出現的問題,保障項目按期投產、發揮效益。三是保國家七個工程包項目。加快在建項目建設進度,推動前期工作項目盡快批復開工,同時做好國家投資爭取工作。四是加強項目儲備,積極儲備一批資源延伸加工產業、非資源型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并爭取納入國家“十三五”規劃。
(三)調整產業結構。圍繞“五大”基地建設,加快優勢特色產業提質增效。一是推進現代煤化工基地建設,爭取將大路、上海廟、伊敏三個現代煤化工基地納入《國家現代煤化工示范基地規劃布局方案》,并批復三個基地產業發展規劃。加快伊泰120萬噸煤制精細化學品、蒙大60萬噸甲醇制烯烴、久泰60萬噸甲醇制烯烴等項目建設,推進中天合創140萬噸甲醇制烯烴、中電投80萬噸煤制烯烴等項目盡早核準建設。對已建成或近期建成的煤化工項目,積極爭取國家給予污水零排放政策一定的緩沖期。二是推進有色金屬生產加工基地建設,落實國家產能過剩行業違規項目處理意見,幫助企業落實產能置換指標,推動在建違規電解鋁項目建設,提高有色金屬延伸加工率和加工水平。爭取國家批復《內蒙古自治區煤電灰鋁一體化循環經濟產業示范基地發展規劃》,推動神華準格爾100萬噸粉煤灰提取氧化鋁、大唐準格爾50萬噸粉煤灰提取氧化鋁、呼和浩特市錦和100萬噸粉煤灰提取氧化鋁項目早日開工建設。三是增強自治區制造業核心競爭力。落實《中國制造2025》選擇有基礎、有優勢、有技術、有前景的幾個行業,研究制定具體培育和提升計劃,集中自治區要素資源重點加以扶持,盡快培育一批新的增長點。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