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基礎建設,健全各項成本監審制度,是關系成本監審工作長遠發展的首要工程。”內蒙古發改委成本調查監審局劉喜林局長介紹說,近兩年來,內蒙古發改委落實中央和自治區關于推進價格機制改革的意見精神,制定下發了《內蒙古自治區定價成本監審目錄》、《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制定價格成本監審實施細則》、《政府定價成本監審固定資產折舊費用計提規范》(試行),并逐步形成城市集中供熱、公辦幼兒園保育、城市天然氣、污水處理等分行業成本監審制度體系,為有序開展定價成本監審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內蒙古發改委始終把成本監審作為整個價格改革的基礎支撐來進行定位,通過開展重點領域價格成本審核、健全成本監審規則制度、實行成本信息公開等方面進行了一些有益的嘗試,對完善價格形成機制、助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企業降本增效、加強成本約束引導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眾多成本監審項目的開展,為科學制定價格、建立合理價格機制、減輕企業和消費者負擔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基礎數據。”內蒙古發改委價格處處長賈特順對記者說。
為落實內蒙古自治區提出的“四大基地”建設、以及“七網同建、七業同興”戰略規劃,回應企業和社會關切,內蒙古發改委先行先試,積極配合醫療服務價格和輸配電價格改革開展成本監審。
近年來,內蒙古陸續推行蒙西電網輸配電價改革、蒙西電力多邊交易、蒙東大用戶直供電及風電消納、煤電價格聯動等一系列電力綜合改革措施,每年可降低企業用電成本近99億元。2017年一季度,全區已經累計減輕企業用電成本近28億元。
據介紹,為落實“三去一降一補”工作部署,內蒙古通過對戰略性新興特色產業用電實行無限價掛牌交易,將多(單)晶硅、大數據、云計算、藍寶石、碳纖維、碳化硅系列、石墨電極、稀土終端產業等行業生產用電,新能源汽車充電、電供熱用電等優先列入競價交易范圍,成交價大幅度降低,新能源發電參與,切實降低了企業用電成本,形成了比較優勢,吸引新興行業向內蒙古聚集轉移,促進了內蒙古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
今年內蒙古經濟運行延續了去年三季度以來穩中有進、穩中向好態勢,主要經濟指標全面好轉,這些業績的取得,都與成本監審工作助推價格體制改革進而加快了實體經濟發展密不可分。(中國工業報實習記者 胡孝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