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內蒙古自治區政府新聞辦召開內蒙古電子商務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并介紹有關情況。
2016年內蒙古自治區電子商務交易額3223.6億元,同比增長118%,其中企業間電子商務交易額2954.65億元,同比增長122%,網絡零售交易額266.95億元,同比增長77.97%。今年1~3月,內蒙古自治區電子商務交易額485.06億元,全國排名23,同比增長18.90%,網絡零售額42.62億元,全國排名24,同比增長28.97%,其中實物型網絡零售額31.62億元,全國排名23,同比增長18.64%,服務型網絡零售額11億,全國排名25,同比增長71.99%,高出全國34.54個百分點。
(資料圖片 來源于網絡)
跨境電商方面,一是自建跨境電子商務平臺初見成效。截至2017年1季度,內蒙古自治區企業自建跨境電子商務平臺40個,其中,主要開展對俄、蒙進出口業務的跨境電子商務平臺17個。2017年1季度,已上線運營并取得一定實效的跨境電子商務平臺19個,大部分集中在2016年上線運營,19個平臺實現進出口商品交易額9192萬元,直接或間接促進進口3731萬元,促進出口5461萬元。
二是跨境進口直購模式穩步發展。內蒙古自治區主要開展跨境進口直購的有內蒙古民族集團、包頭東疆進口商品直營中心、赤峰市保稅商品交易中心,內蒙古民族集團跨境進口直購主要銷售一般貿易完稅商品,包頭東疆進口商品直營中心從天津保稅區進貨,主要銷售進口快銷商品,目前也在與西捷保稅物流倉庫合作。赤峰市保稅商品交易中心主要銷售法國、意大利紅酒、日韓小家電、洗化用品、西班牙橄欖油、波蘭牛奶、德國廚具等。
三是利用第三方平臺開展跨境電商。據不完全統計,企業利用阿里巴巴、敦煌網、環球資源、中國制造、天貓國際、亞馬遜等知名跨境電商平臺開展業務,以羊絨制品、籽仁等商品為主,主要開展B2B和B2C模式的跨境電子商務業務,貨物出入境的方式與渠道包含傳統的一般貿易模式出口和國際郵政包裹等。出口的國家和地區有加拿大、美國、印度、韓國、澳大利亞、意大利、德國、印度尼西亞等。
為推動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積極開展相關工作,推動出臺了《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發展跨境電子商務的實施意見》(內政辦發〔2016〕28號);向國務院上報了鄂爾多斯市、呼和浩特市、赤峰市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的請示,目前均已轉辦至商務部;開展跨境電子商務培訓;促進跨境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推動跨境電子商務網購保稅進口業務開展,海關總署已同意赤峰保稅物流中心開展跨境電子商務網購保稅進口業務;推動跨境電商與園區融合發展,目前,全區已有跨境電商企業入駐的各類園區15個,包括保稅物流中心、物流園區、電子商務園區、云計算產業園區、創新創業孵化基地等;加強部門溝通研究跨境電商發展的相關問題;加強去浙江等發達省區學習調研,積極引進大型跨境電子商務企業;通過赤峰跨境電子商務分撥中心、跨境商品展示中心、呼和浩特國際快件監管庫、鄂爾多斯O2O體驗店、創客空間等項目建設,依托保稅區、園區發展跨境電商管理服務體系,積極改善跨境電子商務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軟環境。(張文)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