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頭市今年力爭9600人通過產業脫貧


    來源:包頭市人民政府   時間:2017-03-21





      今年,包頭市加大產業扶貧力度,力爭全年有9600名貧困人口通過產業實現脫貧。


      今年,包頭市產業扶貧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以打造“高精強”現代農牧業為目標,以轉方式、調結構、促升級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推進農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補齊農牧業基礎設施薄弱的短板、提高綠色農畜產品有效供給、增強產業園區和龍頭企業輻射帶動能力,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帶動貧困戶廣泛參與產業發展各個環節生產經營活動,分享收益,努力實現貧困農牧民脫貧致富。


      今年,包頭市將加大農牧業產業扶貧力度,加快培育貧困地區優勢特色農牧業,培育與貧困戶建立利益聯結機制的市場經營主體,帶動和扶持貧困戶穩定增收,如期實現精準脫貧預期目標。進一步加大政策落實和資金投入力度,集中、優先向貧困地區、貧困農牧民傾斜。進一步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提高貧困村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健全基層農技推廣體系,發展有比較優勢、市場穩定的特色產業和鄉村旅游業,帶動貧困戶就業,確立扶貧主打產業。


      精準發力,助推產業脫貧。在科學制定農牧業精準扶貧方案的基礎上,明確精準扶貧對象,細化精準扶貧措施,落實精準扶貧責任,加大精準扶貧力度,不斷延伸農牧業產業鏈條,全面提升產業化經營水平,實現農牧業產業脫貧。


      因戶施策,催生扶貧新模式。摸清產業扶貧底數,根據致貧原因和發展需求,明確貧困戶適宜的脫貧方式,因戶施策、“量身定做”,制定針對性強、組合式的扶貧新模式。


      強化培訓,培育產業新技能。充分發揮包頭市技術優勢,打造農業示范基地。繼續加大新型職業農牧民培訓力度,實現貧困戶技能培訓全覆蓋;鼓勵當地懂技術、有經驗、能力強的致富帶頭人幫扶和帶動貧困農戶共同發展。市縣兩級農牧業局在貧困村建立農牧業綜合服務中心,派駐專業技術人員,支持貧困地區經營主體發展農產品加工、倉儲物流,擴大經營主體生產規模、延長產業鏈條,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創新思路,謀劃產業新發展。大力培育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牧場和種植大戶等產業市場主體,通過龍頭企業帶動、合作社輻射,貧困戶參與,創新利益聯結機制,多種形式帶動貧困農牧民脫貧,吸納貧困戶勞動力就業,穩定增加貧困戶收入。同時,提升農畜產品附加值,形成“一村一品”的產業格局,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


      項目帶動,實現扶貧新突破。組織實施一批符合當地發展、帶動貧困戶脫貧效益明顯、打基礎、管長遠的產業項目,將貧困地區的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每個貧困村基本形成1—2個帶動農牧民穩定增收的農牧業產業發展項目,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至少參與1個增收項目。同時,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加快30億元農牧業產業化發展基金、100億元生態產業基金設立和規模10億元的融資擔保公司組建運營,優先扶持扶貧產業發展。加快完善政府主導的基礎設施建設、資產收益型產業和到戶補貼項目建設力度,重點抓好園區和基地建設工作,暢通農產品銷售渠道,實現線上線下銷售,徹底解決農產品銷售難和優質不優價現象,從而提高貧困戶收入。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