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在自治區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各地各部門深入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自治區黨委九屆十三次全委會議暨全區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盡職盡責,主動作為,積極應對嚴峻復雜形勢帶來的困難和挑戰,有針對性地采取了一系列穩定經濟增長的政策措施,經濟運行開局總體平穩。一季度生產總值增長7%,其中,第一產業增長2.9%,第二產業增長7.5%,第三產業增長6.5%,基本符合市場預期。
農牧業生產開局順利
加快落實各項支農惠農政策,已撥付農資綜合等各類補貼資金63.5億元。農作物種植面積穩中略增,預計在1.1億畝以上,其中糧食播種面積8500萬畝以上。3月底大范圍有效降水以來,土壤墑情明顯改善,農區一、二類墑面積達到74.2%。畜牧業生產總體平穩,截至3月底,全區大小畜產仔3694.7萬頭只,同比增加269.6萬頭只;牛存欄增長5.4%,羊存欄增長4.9%。
工業經濟運行總體平穩
一季度,全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2%,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8個百分點。從主要行業看,高新技術、冶金、化學、農畜產品加工增長較快,分別增長21.7%、12.7%、11.3%和11.2%;能源工業增長繼續放緩,增長4.9%。裝備制造業下降0.7%。
從主要產品看,煤炭產量下降5.1%,降幅比上年同期擴大2.3個百分點;發電量下降4.4%,其中火電下降6.2%,風電增長8.3%;鋼材產量增長19.6%,提高23.6個百分點;電解鋁增長18.9%,提高6.3個百分點;乳制品增長11.3%,提高20.7個百分點。
固定資產投資穩定增長
一季度,全區500萬元以上項目完成投資501.6億元,增長13.9%,略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3.5%。從產業類型看,第一產業投資增長8.7%;第二產業增長19.1%,其中工業完成投資312.6億元,增長19.2%;第三產業增長5.8%。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加快推進。截至3月底,條件相對成熟、運行規范的PPP項目共計21個,總投資143.7億元,其中社會資本投資116.8億元。
財政金融形勢向好
財政收入增速逐月提高,一季度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51.6億元,增長7.1%,高于全國3.2個百分點。其中,稅收收入299億元,增長10.2%;非稅收入152.6億元,增長1.6%。財政支出由降轉增,一季度,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支出795.8億元,增長3.4%。金融業健康發展,截至3月末,全區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余額16870.9億元,增長7.8%;貸款余額15759.4億元,增長14.3%。
民生狀況持續改善
就業形勢基本穩定。一季度城鎮新增就業5萬人,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1.2萬人,安置就業困難對象900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6%。 居民收入穩定增長。一季度,全區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69元,增長8.1%;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95元,增長9.6%。社會保障標準進一步提高。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人均提高10%,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每人每月增加5元。城鎮低保標準月人均提高25元,農村牧區低保標準年人均提高225元。物價漲幅逐步放緩。一季度,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0.5%,低于全國平均水平0.7個百分點,回落1.7個百分點。各項民生工程扎實推進。扶貧開發工程計劃年內減貧41.98萬人,一季度投放金融扶貧貸款84.2億元。 “十個全覆蓋”工程各項任務已分解下達,計劃完成5800個嘎查村,投資366.1億元,到年底累計完成量預計達到總任務的70%以上。
改革開放扎實推進
各項改革不斷深化。全面推進行政權力清單制度,對自治區58個部門7781項行政權力進行梳理,確定了4274項省級行政權力清單,精簡幅度達到45%。制定出臺收費目錄清單制度,明確了81項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和17項政府性基金,取消了5項涉企收費,減輕企業負擔10億元。進一步推進投資體制改革,按照國家要求取消了三大類18項企業投資項目核準前置條件。穩步推進價格改革,修訂了自治區定價目錄,研究擬定了《內蒙古西部電網輸配電價改革實施方案》。
對外貿易持續增長。一季度,實現進出口總額30.8億美元,增長8.4%,高于全國14.7個百分點。其中,出口11.7億美元,增長7.2%;進口19億美元,增長9.1%。招商引資規模繼續擴大,累計實施招商引資項目286項,引進國內區外資金136.6億元,增長5%。
今年以來,在自治區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各地各部門深入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自治區黨委九屆十三次全委會議暨全區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盡職盡責,主動作為,積極應對嚴峻復雜形勢帶來的困難和挑戰,有針對性地采取了一系列穩定經濟增長的政策措施,經濟運行開局總體平穩。一季度生產總值增長7%,其中,第一產業增長2.9%,第二產業增長7.5%,第三產業增長6.5%,基本符合市場預期。
農牧業生產開局順利
加快落實各項支農惠農政策,已撥付農資綜合等各類補貼資金63.5億元。農作物種植面積穩中略增,預計在1.1億畝以上,其中糧食播種面積8500萬畝以上。3月底大范圍有效降水以來,土壤墑情明顯改善,農區一、二類墑面積達到74.2%。畜牧業生產總體平穩,截至3月底,全區大小畜產仔3694.7萬頭只,同比增加269.6萬頭只;牛存欄增長5.4%,羊存欄增長4.9%。
工業經濟運行總體平穩
一季度,全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2%,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8個百分點。從主要行業看,高新技術、冶金、化學、農畜產品加工增長較快,分別增長21.7%、12.7%、11.3%和11.2%;能源工業增長繼續放緩,增長4.9%。裝備制造業下降0.7%。 從主要產品看,煤炭產量下降5.1%,降幅比上年同期擴大2.3個百分點;發電量下降4.4%,其中火電下降6.2%,風電增長8.3%;鋼材產量增長19.6%,提高23.6個百分點;電解鋁增長18.9%,提高6.3個百分點;乳制品增長11.3%,提高20.7個百分點。
固定資產投資穩定增長
一季度,全區500萬元以上項目完成投資501.6億元,增長13.9%,略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3.5%。從產業類型看,第一產業投資增長8.7%;第二產業增長19.1%,其中工業完成投資312.6億元,增長19.2%;第三產業增長5.8%。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加快推進。截至3月底,條件相對成熟、運行規范的PPP項目共計21個,總投資143.7億元,其中社會資本投資116.8億元。
財政金融形勢向好
財政收入增速逐月提高,一季度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51.6億元,增長7.1%,高于全國3.2個百分點。其中,稅收收入299億元,增長10.2%;非稅收入152.6億元,增長1.6%。財政支出由降轉增,一季度,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支出795.8億元,增長3.4%。金融業健康發展,截至3月末,全區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余額16870.9億元,增長7.8%;貸款余額15759.4億元,增長14.3%。
民生狀況持續改善
就業形勢基本穩定。一季度城鎮新增就業5萬人,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1.2萬人,安置就業困難對象900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6%。居民收入穩定增長。一季度,全區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69元,增長8.1%;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95元,增長9.6%。社會保障標準進一步提高。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人均提高10%,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每人每月增加5元。城鎮低保標準月人均提高25元,農村牧區低保標準年人均提高225元。物價漲幅逐步放緩。一季度,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0.5%,低于全國平均水平0.7個百分點,回落1.7個百分點。各項民生工程扎實推進。扶貧開發工程計劃年內減貧41.98萬人,一季度投放金融扶貧貸款84.2億元。 “十個全覆蓋”工程各項任務已分解下達,計劃完成5800個嘎查村,投資366.1億元,到年底累計完成量預計達到總任務的70%以上。
改革開放扎實推進
各項改革不斷深化。全面推進行政權力清單制度,對自治區58個部門7781項行政權力進行梳理,確定了4274項省級行政權力清單,精簡幅度達到45%。制定出臺收費目錄清單制度,明確了81項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和17項政府性基金,取消了5項涉企收費,減輕企業負擔10億元。進一步推進投資體制改革,按照國家要求取消了三大類18項企業投資項目核準前置條件。穩步推進價格改革,修訂了自治區定價目錄,研究擬定了《內蒙古西部電網輸配電價改革實施方案》。
對外貿易持續增長。一季度,實現進出口總額30.8億美元,增長8.4%,高于全國14.7個百分點。其中,出口11.7億美元,增長7.2%;進口19億美元,增長9.1%。招商引資規模繼續擴大,累計實施招商引資項目286項,引進國內區外資金136.6億元,增長5%。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