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呼和浩特市農村“十個全覆蓋”工程的總體目標是:在全市高速路、國道、省道、部分縣道等37條交通干線兩側500米范圍內的509個村實現“十個全覆蓋”,工程概算總投資為57億元。昨日,市政府新聞辦公室組織召開新聞發布會,就市委、市政府確定的2015年農村“十個全覆蓋”工程相關情況及各旗縣區摸底情況、“十個全覆蓋”工程建設補助標準等進行了發布。
新聞發布會由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政府副秘書長、市委市政府新聞發言人李紅主持。
從會上了解到,今年,呼市將圍繞“三個層次、三種類型”農村發展布局,以“百村示范、千村整治”為載體,以“四通、五化、六有”為標準建設示范村,以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為重點建設達標村,全面實施農村“十個全覆蓋”工程,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務向農村拓展、城市文明向農村輻射,努力使全市廣大農民得到更多實惠,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市農村工作委員會新聞發言人劉建航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呼市在推進農村“十個全覆蓋”工程中堅持統籌兼顧、分類指導、突出重點、沿線連片的基本原則。統籌兼顧即完善縣域村鎮規劃體系和村莊規劃,充分發揮規劃的引領作用和龍頭作用,在規劃中將“十個全覆蓋”工程與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緊密銜接起來。按照《呼和浩特市村莊布局規劃》,對全市撤并村、保留村、重點發展村統籌安排、分步建設。分類指導即按照提標擴面的要求,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分類指導。將沿交通干線生產條件較好、人口較多的村莊列為“十個全覆蓋”示范村,將人口較少的村莊列為“十個全覆蓋”達標村;對于農業生產發展條件差、生態環境差的20戶以下的村實施生態移民。突出重點即在做好危房改造、安全飲水、街巷硬化、校舍建設及安全改造等重點工程的基礎上,兼顧其他工程,提高覆蓋率。沿線連片即按照沿路沿線集中連片建設的要求,優先建設交通干線周邊的村莊,要把沿路沿線的行政村和自然村全部納入到農村“十個全覆蓋”工程中,沿路逐村實施。
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新聞發言人王杰通報了2015年呼市農村“十個全覆蓋”工程任務旗縣區摸底情況。其中,危房改造工程:24997戶;安全飲水工程:新建水源84個,改造水源49個,新建和改造管網934公里,新建(改造)水窖269個;街巷硬化:1546公里;農村電網改造:187個村;村村通廣播電視工程:廣播電視戶戶通工程32780戶、廣播電視村村響359個;校舍建設與安全改造工程:66所;標準化衛生室建設工程:172個;文化活動室建設工程:204個;便民連鎖超市工程:329個;社會保障工程:農村低保80歲以上2798人、享受農村養老保險提高標準29824人。目前,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已把旗縣區摸底情況與相關委辦局進行了對接,委辦局正在進一步核實工程量并和自治區相關廳局進行工程量及資金對接。
據了解,為保障全市農村“十個全覆蓋”工程的順利實施,市委組織部將農村“十個全覆蓋”工程納入對旗縣區、開發區和市各牽頭部門年度實績考核范圍,明確責任分工,加強協調配合。同時將繼續實行領導聯系和部門幫扶制度,加大資金投入和監管力度,并充分調動農民群眾的積極性,在制定方案、實施工程時廣泛征求農民群眾的意見,充分了解農民群眾的意愿,最大程度地將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和農民群眾意愿結合起來,鼓勵和引導農民群眾積極參與“十個全覆蓋”工程,共同建設美好家園。
截至目前,已有239個村開工建設,270個村正在做規劃設計、招投標等前期工作,4月底全部開工。第一批市級補貼資金6億元已撥付各旗縣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
來源: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