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呼和浩特海關獲悉,海關緊跟國家發展戰略,提升二連口岸亞歐大陸橋“橋頭堡”作用,全力支持二連跨境經濟合作區建設。
跨境經濟合作區是兩國接壤邊境地區間的一種緊密合作機制。根據邊境地區對外開放的基礎、特點和優勢,在邊境貿易和邊境經濟合作區發展的基礎上,將海關特殊監管和營造良好產業合作政策環境結合起來,通過邊境兩邊地區的對接,實現兩邊的充分互動和優勢互補,進而帶動邊境地區經濟的發展。跨境設立使得其不同于國內的特殊經濟區域,而明確的地理范圍、特殊的管理模式、優惠的區域政策又使得其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次區域合作和跨境經濟合作。
2013年中蒙兩國簽署《中蒙戰略伙伴關系中長期發展綱要》,明確提出“雙方積極探討在兩國有一定合作基礎條件的邊境地區建設跨境經濟合作區的可能性”。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在訪蒙期間提出,“盡早啟動商簽雙邊自由貿易協定準備工作,積極研究建立跨境經濟合作區”。二連浩特邊境經濟合作區1993年經國務院批準設立,雖經多年建設,但整體發展水平不高,經濟總量偏小,在二連建設特殊監管區與蒙古國扎門烏德自由經濟區對接,符合習總書記在視察內蒙古自治區時提出的“爭取把各方面合作搞起來、深下去,保證北方邊境安寧,這是黨中央對內蒙古的要求。”以及國務院關于“以國際大通道建設為依托,以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為先導,以沿邊重要口岸城鎮為支撐,以邊境經濟合作區等開發區為載體,構建沿邊地區開發開放戰略布局”的要求。對于二連市擴大對外開放,提升亞歐大陸橋的“橋頭堡”作用,推動中蒙貿易持續健康發展意義重大。綜合以上因素,建議二連市政府加快推進中蒙跨境經濟合作區建設。
呼和浩特海關建議將二連浩特市在建的邊民互市貿易區、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與跨境經濟合作區整體規劃,統一建設,避免分散布局,功能重復,影響建設效益。
為提升二連口岸亞歐大陸橋“橋頭堡”作用,呼和浩特海關還積極呼吁爭取將二連納入國家絲綢之路經濟帶“十三五”規劃,同時,不斷完善中歐班列集散地建設,打通二連與華北、東北、西北,乃至東南沿海省市出口歐洲貨物便捷通道。呼吁地方政府積極申請將二連口岸列入整車進口口岸,增加回程貨物,充分發揮途經二連歐亞大陸橋鐵路運輸的時間和成本優勢。統籌推進二連綜合保稅區申建,加強相關政策研究,優選入區發展行業、企業,重點吸引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現代物流等新型生產性服務業入區發展。推動二連跨境電子商務發展,建議跟進內蒙古自治區加快電子口岸平臺建設,增加二連賽烏素機場國際航線,推動航空物流業發展,加快建設獨立的電子商務平臺,輻射俄蒙消費品市場。
來源:國際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