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蒙古發布我國首個省級可再生能源配額制


    時間:2015-04-14





      內蒙古自治區政府辦公廳日前發布《關于建立可再生能源保障性收購長效機制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明確2015年全區可再生能源上網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達到15%,到2020年達到20%。其中,2015年風電和光伏發電限電率分別控制在15%和6%以內。具體額度分配到發電企業和電網公司,完成情況將作為考核電網公司負責人的重要指標。

      業內人士認為,作為國內首個省級可再生能源配額制,《指導意見》的出爐對內蒙古電網、發電企業和政府都起到了強制性約束作用,并網這一最大難題將得以緩解,當地新能源產業尤其是風電、光伏將獲得極大利好。

      我國近年來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但全網棄水、棄風、棄光現象時有發生,可再生能源收購政策實際執行并不到位。據國家能源局統計,2014年我國并網風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1905小時,同比減少120小時,平均棄風率8%,風力資源豐富的“三北”地區限電問題突出。內蒙古2014年底可再生能源發電并網規模達2500萬千瓦以上,占全區電源裝機27%以上,其中,風電2070萬千瓦,位居全國首位,利用小時數為1785,給企業經營和風電發展帶來困難。

      為此,《指導意見》提出,2015年內蒙古各盟市區域內風電限電率控制在15%以內,今后力爭限電率長期維持在15%以內;2015年各盟市區域內太陽能光伏發電限電率控制在6%以內,今后力爭限電率長期維持在6%以內;生物質能發電、水電等可再生能源發電原則上不限電。明確2015年全區可再生能源上網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達到15%,到2020年達到20%。

      對于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內蒙古實行總量控制,制定可再生能源年度發電量計劃指標。按照規定,蒙西地區風電年平均利用小時數不低于2000小時,光伏發電不低于1500小時;蒙東地區風電年平均利用小時數不低于1800小時,光伏發電不低于1400小時。為了調動各方的積極性,《指導意見》鼓勵風電等可再生能源開展供熱試點項目,電網公司對參與供熱的風電場原則上不限電。

      據了解,內蒙古已成為全國第二個輸配電價改革試點地區,目前方案正在制定中。(谷峰)

    來源:中國礦業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