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內蒙古旅游業發展將圍繞“草原文化、北疆特色、休閑度假”三大主題,實施旅游“十大工程”,爭取到2017年基本建成草原文化旅游大區并向旅游經濟強區邁進。
“十大工程”為:品牌創建工程。我區今后將依托草原、森林、沙漠、冰雪、口岸、文化等品牌資源加強品牌創建,創建品牌旅游景區,打造品牌旅游目的地。選擇10個左右特色旅游聚集區,依托中心旅游城鎮,完善旅游服務體系,打造觀光、休閑、度假復合發展的旅游目的地。包裝品牌旅游線路。樹立旅游工作先進地區品牌。創建幾個知名的旅游文化節慶品牌。支撐我區旅游進入全國中上游行列;旅游富民(扶貧)工程。今年的發展重點是打造鄉村旅游產品。在與周邊8省區接壤地區和盟市旗縣駐地周邊打造樸實、衛生、充滿鄉土文化氣息的休閑度假產品,吸引周邊省區和城市人群度周末。借助“十個全覆蓋”工程,統籌利用惠農惠牧資金加強衛生、環保等基礎設施建設,完善鄉村旅游服務體系。通過規劃指導、示范引領,推進鄉村旅游升級發展,與自治區扶貧部門一道,集中培育和打造一批旅游專業村和集中連片開發的鄉村旅游片區。爭取在3—5年間讓家庭游成為品牌線路上的重要支撐,鄉村旅游做出內蒙古特色;市場營銷工程。營銷重點是形象和品牌,營銷主題是“避暑度假、民俗和冰雪體驗、全生態養生”,營銷方式可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逐步實現旅游營銷專業化、市場化,營銷關鍵是確保游客走進內蒙古。爭取通過3—5年的大力度營銷,讓“內蒙古旅游”全國知名;智慧旅游工程。 當前重點是建設好內蒙古旅游政務網和咨詢網兩個官方網站,更加便捷地為游客提供智慧旅游服務,加快電子宣傳品的制作和更新,做好電子版導游圖、電子版宣傳手冊等。爭取在3年內使我區的旅游信息化達到中等省區水平,助推我區旅游業加快發展;行業管理創新工程。今年我區旅游部門要加快修訂《內蒙古自治區旅游條例》,配套完善旅游市場管理規章,大力推進依法治旅、依法興旅。同時要引導扶持旅游企業發展壯大,鼓勵企業品牌化、連鎖化經營,支持具有知識產權、民族品牌的旅游企業做大做強。在強化監管方面,建立嚴重違法企業“黑名單”制度,強化旅游誠信,營造文明旅游大環境;旅游文化提升工程。要讓旅游產品飽滿、鮮活、有內涵,重要的是景區和線路的主題文化提煉包裝,如草原景區的蒙元文化、馬文化,追尋成吉思汗、匈奴、鮮卑溯源等旅游線路等。文化旅游產品打造,如博物館、遺址公園、演出、傳統手工藝、民俗節慶活動等;旅游交通建設工程。今年我區要推進完善旅游交通引導標識系統,完善自駕游服務體系。重點旅游城市和旅游區要健全交通集散體系,建設旅游集散中心,推動開通旅游專線。增開旅游目的地與主要客源地之間的列車和旅游專列,完善火車站、高速列車、旅游專列的旅游服務功能;城鎮旅游化改造工程。旗縣所在地城鎮要有主題文化包裝,如巴林左旗的遼文化、清水河縣的窯洞文化、喀喇沁旗的王府文化,不搞文化“大雜燴”。爭取用3—5年時間基本完善大中城市的旅游服務設施,并形成一批宜居宜旅小城鎮;旅游商品開發營銷工程。今年要著力推出一批內蒙古旅游特色商品名單,大力開發民族內涵豐富的旅游商品,鼓勵發展具有民族特色的商業街區、特色餐飲、主題酒店以及出境免稅店,為推進購物旅游創造條件;旅游人才開發工程。今年立足于現有旅游從業人員,挖掘潛力,借助外腦,壯大力量,依托學校培養后續人才,從大專到博士各個層次的都要有,特別要加快自治區旅游學院建設。
來源: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網站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