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蒙古四項硬舉措保護生態和農村環境


    時間:2015-03-23





      根據今年的環保工作部署,內蒙古明確了緊緊圍繞建設祖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樹立城鄉統籌理念,繼續開展生態保護紅線劃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創建、自然保護區基礎信息調查、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四項硬舉措,扎實推進生態和農村環境保護各項工作。

      據悉,2014年內蒙古全面加大生態保護力度,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生態環境十年變化遙感調查與評估工作順利通過國家驗收,在深入分析生態環境變化情況的基礎上,提出了全區生態環境保護對策建議。進一步加強自然保護區管理,完成自然保護區基礎信息調查工作,畢拉河、烏蘭壩自然保護區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沙日溫都、雙合爾濕地保護區晉升為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生態文明示范建設有效推進,呼倫貝爾市將生態市建設納入旗市區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考核指標體系,興安盟組織編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規劃》,赤峰市克什克騰旗通過生態旗創建國家級技術評估。年內12個鄉鎮獲得國家級生態鄉鎮榮譽稱號,29個鄉鎮、29個行政村被命名為自治區級生態村鎮。

      圍繞進一步加強生態和農村環境保護工作,內蒙古今年明確四項重點舉措。一是加快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工作,在《內蒙古自治區國家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初步方案》的基礎上,積極協調環保部加快工作進度,盡快完成劃定試點任務,研究制定相關配套政策,加強后續管理,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創建。二是積極開展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創建工作,指導創建地區編制生態文明建設的示范引領作用;強化自然保護區規范化管理。三是完善自然保護區基礎信息調查工作,為實施綜合監管提供技術支持,發布實施《自然保護區調整管理規定》,從嚴控制范圍和功能區調整,嚴格開展監督檢查,堅決清理自然保護區違法違規項目。四是加大農村牧區環境保護力度,積極爭取國家農村環境連片整治項目資金,加強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推動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和服務向農村牧區延伸,努力改善農村牧區環境質量,同時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積極開展流域生態健康評價等工作。

    來源:內蒙古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