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加強統籌,把握改革的系統性和整體性,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同時,深化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和黨的建設制度改革,使各方面改革相互促進、良性互動。”在自治區黨委九屆十次全委會議暨全區經濟工作會議上,自治區黨委書記、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組長王君如是強調。
號角吹響,戰鼓催人;大潮涌動,風生水起。
行動最有說服力。一年來,自治區黨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大力發揚“蒙古馬精神”,蹄疾步穩、負重前行,堅持用全面深化改革統領經濟社會發展,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各項改革決策部署,精心組織推進,狠抓施工落實,一項項重大改革舉措陸續推出,一批批改革成果接連涌現,書寫了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內蒙古篇章。
回首深改元年,習近平總書記囑托我區先行先試的3項改革任務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81項年度重點改革任務全部完成,形成了各類改革成果208條……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重大進展和積極成效,全面深化改革實現了良好開局。
經濟和生態體制改革率先突破
立足推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著眼于筑牢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堅持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制度改革,進一步釋放了經濟社會發展的活力。
——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內蒙古時指示的三項先行先試改革破題見效。建立可持續的生態文明制度,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開展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和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試點工作,啟動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工作,組建自治區水權收儲轉讓中心,開展節能量和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前期工作……到2020年,將基本建成完善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自然資源資產管理,生態保護,以及環境保護管理4大制度體系、25項具體制度。完善龍頭企業與農牧民利益聯結機制,全面推廣訂單合同型、價格保護型、股份合作型、服務協作型、流轉聘工型5種利益聯結模式,廣大農牧民更多分享到了產業利潤和效益。創新同俄蒙合作機制,對俄進出口貿易值達187.5億元,同比增長14.9%;對蒙進出口貿易值達251.8億元,同比增長28.5%;內蒙古被國家納入“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范圍,滿洲里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建設有序推進,二連浩特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獲得國務院批準……7月6日至8日,王君率團對蒙古國進行了友好訪問,積極宣傳習近平總書記“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理念,就進一步深化同蒙方各領域深層次合作進行了廣泛深入的交流與磋商,一些合作事項正在加快推進落實。
——加快轉變政府職能,下好簡政放權“先手棋”。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實現歷史性突破,首次厘清并公布了自治區本級執行的所有行政許可項目,首次實現了全區各級政府行政審批依據和標準的統一化,自治區本級共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114項,精簡幅度達1/3;深化涉企收費制度改革,取消、降低和放開各類收費項目45項,企業降費減稅220多億元;深入實施政府機構改革,完成新聞出版廣電局、衛計委、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糧食局、煤炭工業局機構和職能整合,調整了自治區以下工商質監行政管理體制;在12個旗縣開展擴權強縣改革試點工作,下放61項經濟社會管理權限……
——加快完善現代市場體系,進一步激發了市場活力。工商注冊管理制度改革全面深入推進,全區新登記企業類市場主體4.6萬戶,同比增長91%,新登記注冊資本3819億元,同比增長2.2倍;價格改革逐步深化,水、天然氣、石油等價格改革試點穩步推進,地方鐵路運價由政府定價調整為政府指導價,資源稅費由從量計征改為從價計征;資源資本化改革有序推進,優化整合自治區地礦局、有色地質局、煤田地質局三家地勘單位生產要素,組建內蒙古礦業集團公司,獲銀行授信360多億元,融資150多億元;電力市場化改革取得實質性突破,蒙西地區多邊交易電量同比增長38.4%;啟動蒙東地區電力用戶與發電企業直接交易,完成交易電量32.9億千瓦時;完成自治區中小企業樞紐平臺基礎設施建設,在基礎設施建設和煤化工等領域面向民間資本推出50個重大示范項目,非公經濟得到了有力扶持……
——財稅金融改革邁出堅實步伐。全面推進財政預決算公開,自治區本級部門統一公開了2014年度預算;調整和完善旗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有力推進了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深化“營改增”稅制改革,全區試點納稅人達到5.7萬戶,企業減稅面超過95%,累計降低稅費37.5億元;18家農村信用社成功轉制為農村商業銀行,村鎮銀行達到61家;啟動運營內蒙古股權托管交易中心,推進多層次資本市場融資,全區通過資本市場直接融資648億元;實施“助農金融服務點”全覆蓋工程,服務點達到8778個,覆蓋全區78%的行政嘎查村……
——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進一步健全完善。推進農村產權制度改革,開展土地、草牧場確權登記試點,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確權登記發證率分別達到61.3%和69.6%,集體林地確權基本完成;完善城鎮規劃體系,編制完成城鎮體系規劃綱要2014-2030年;完善住房供應保障體系,實現廉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并軌運行管理,推行保障性住房租售并舉、共有產權;建設自治區本級保障性安居工程投融資平臺,成立內蒙古財信集團公司,加強與國家開發銀行合作,新爭取棚戶區改造資金500億元預授信額度,第一批237億元貸款額度正在陸續發放;制定實施住房公積金歸集管理、提取、貸款等管理辦法……
與此同時,國有企業改革、科技體制改革等亦是亮點頻閃,經濟和生態領域各項改革呈現節奏加快、力度漸強之勢。以改革姿態進入新常態的內蒙古經濟,增長質量正在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來源:內蒙古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