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蒙古:2014年一大批科技成果落地為產業加油


    時間:2015-02-25





      3.6萬噸垂直擠壓機生產的超超臨界厚壁鍋爐管首次在百萬千瓦機組應用,新型反恐防暴車輛填補我國空白,奶牛超級性控凍精新產品在全國5000個大中型牧場推廣……2014年,內蒙古自治區高新技術產業工業總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的比重達9.2%,一大批高技術成果在經濟領域“落地生根”,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更為產業結構升級和轉型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2014年,內蒙古繼續推動實施科技重大專項,在“8337”發展思路確定的重點領域,共投入經費5億元凝練一批項目進行重點攻關。自治區應用技術研究開發資金和創新引導獎勵資金共投入財政經費3.2億元,對工業高新技術、農牧業、民生領域的技術難題進行研究攻關。全年共爭取國家項目434項,獲得國家科技經費3.08億元。通過幾年持續不斷的攻關,我區產生了一批科技成果。

      如何讓科技成果盡快應用到經濟領域,提高相關產業的技術水平?各盟市出招:赤峰市通過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烏蘭察布市通過開展科技試驗示范工作、巴彥淖爾市通過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引進推廣了一批新品種、新技術;阿拉善盟圍繞沙產業、烏海市圍繞葡萄產業、興安盟圍繞秸稈產業部署研發項目,實現了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的有機結合,不斷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同時,我區以展會的形式,組織開展技術交易,共簽署協議158項,協議金額47億元,引進推廣了一批適用高新技術。

      通過一系列舉措,內蒙古實用技術轉化工程順利實施,一大批高技術成果得以轉化,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北方股份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NTE240、260”電動輪自卸車已投入批量生產。稀寶博為研發出國內首臺集成型永磁磁共振影像系統,有望形成年產60臺永磁磁共振影像儀器的生產能力。包鋼集團開發的高品質、系列化稀土鋼產品填補了我國在相關領域的空白。通過實施糧食豐產工程,累計推廣玉米超高產技術4683.6萬畝,百畝高產示范最高產量達1241.4公斤/畝,使我區玉米單產從2011年的408公斤/畝提高到2014年的500公斤/畝以上,有效支撐了全區糧食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據了解,2015年內蒙古將重點建設科技成果轉化綜合服務平臺,創新科技成果轉化工作機制,完善科技成果轉化政策措施,推動更多的科技成果實現轉化。

    來源:正北方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