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近日,《內蒙古自治區稀土產業技術路線圖》(以下簡稱《路線圖》)通過了專家驗收。與會專家認為,該項目的研究成果系統全面,具有區域特色,處于國內同類研究先進水平,能夠為政府制定政策以及企業和相關創新主體進行決策提供充分、科學的依據。
《路線圖》建議內蒙古自治區在鞏固世界最大稀土原材料供應基地地位的基礎上,延伸稀土產業鏈條,拓展稀土材料應用領域,均衡稀土資源應用,提高終端、高端產品所占比例,加強稀土生產過程中的環境保護。在稀土原材料方面,開發稀土原材料差異化、精加工技術,做精、做細稀土化合物和稀土金屬及合金,提高產品質量,實現綠色生產。在稀土功能材料方面,選擇有一定產業基礎和條件的稀土功能材料進行產業鏈延伸,并結合產業基礎和技術優勢發展具有地區特色的應用產品,如核磁共振成像儀、稀土永磁電機、風力發電機用的稀土永磁材料等。重點推動白云鄂博稀土資源的綠色采選、高效選別、綜合利用,稀土冶金過程中的環境保護、循環利用;進一步延伸稀土產業鏈,擴大稀土應用范圍;加大對稀土鑭鈰的研發力度,促進稀土元素的平衡利用。
此外,內蒙古自治區力爭利用5年時間,通過聯合、兼并、重組等方式,實現稀土分離企業規模化發展和集約化生產,推廣稀土綠色清潔生產技術,加快稀土新產品開發和新技術推廣應用步伐,有效發揮稀土新材料對下游產業的支撐和保障作用,最終形成合理開發、有序生產、高效利用、技術先進、環境友好、集約發展的格局。
來源:中國冶金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