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蒙古:城鄉客運為百姓出行“提速”


    時間:2014-12-30





      每天早上6時40分,呼和浩特賽罕區小廠庫倫村村民劉春梅都會準時來到村口,等候101路公交車。今年8月,101路公交車開到村里,劉春梅每天乘坐公交車上下班。101路公交車串起沿途近30個村莊,每半個小時定點發車,使沿線村民“出家門上車門、下車門進家門”。

      2013年,內蒙古自治區政府發布《關于城市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的意見》,提出人口在100萬以上的城市要基本實現中心城區公共交通站點500米全覆蓋,公共交通占機動化出行比例達到60%左右;加快推進城市和農村牧區客運銜接,建立布局合理、暢通有序的城鄉客運網絡和覆蓋城鄉的一體化客運服務體系。城鄉客運一體化發展,為百姓出行“提速”。

      客運網絡化實現行有所乘

      在鄂爾多斯市東勝區,建立了以東(勝)康(巴什)阿(勒騰席熱鎮)公交快線為主軸,輻射機場、開發區、物流園區、東勝火車西站的公交運營體系,實現多種交通方式“無縫銜接”。

      在國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呼和浩特,2013年至2015年政府每年出資2億元用于專項購置公交車。截至2013年年底,呼和浩特公交營運車輛達2643輛,營運線路103條,出行分擔率達到20.3%。

      截至2013年年底,內蒙古全區城市公交線路總長度2萬公里,中心城市城區500米公交站點覆蓋率約為86.9%,城市公交線路總條數達871條,公交車總計8918輛,公交出行分擔率達13%。

      2017年全區嘎查100%通班車

      2009年,赤峰市元寶山區率先開展城鄉客運公交化改造工作,采取定線、定車、定點、定時、定型,統一車型、統一標志、統一排班、統一調度、統一服務標準、統一票價的“五定六統一”運營管理模式,完善農村客運網絡。截至目前,元寶山區共有城鄉公交83輛,建制村通車率達100%,城鄉客運公交一體化格局基本形成。

      近年來,內蒙古各級交通運輸管理機構大力推進城鄉公交、農村公交及特色公交網絡建設,采取定線定班、分區分段、循環發車、延伸線路等方式,進一步拓展農村客運網絡,做到公路修到哪里、客運班車開到哪里;推行長短線搭配、冷熱線捆綁、特色班車營運、區域化經營等新模式,消除客運盲區和盲點,實現農牧區客運與干線客運及城市公交的銜接。

      截至目前,全區農牧區客運車輛達到5205輛,班線達到3231條,覆蓋全區100%的鄉鎮和96.8%的嘎查(村)。截至2013年年底,全區共有等級客運站場682個,農牧區客運站、招呼站、候車亭覆蓋了74.7%的鄉鎮和13.1%的建制村。預計到2017年,將實現全區具備條件的嘎查(村)100%通班車。

    來源:中國交通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