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在國內光伏產業不景氣的背景下,呼和浩特市依靠電價低等資源優勢,迎來中環、晶環、神舟硅業、晟納吉、華夏聚光、山路集團等新能源龍頭企業“扎堆兒”,當地以此為契機,著力打造內蒙古最大光伏產業集群。
目前,呼和浩特市光伏產業園規劃面積15平方公里,已經引進6家光伏生產企業、3家光伏電站投資企業,形成了年產多晶硅5000噸、年產單晶硅晶體晶片1萬噸、年產電池組件100兆瓦、年產石英坩堝3.6萬只的生產能力。
據了解,呼和浩特市金橋開發區作為內蒙古自治區確定的重點光伏產業園,擬按照規模化和集團化的發展思路重新規劃10平方公里的光伏產業園作為發展基地,按照“硅料—硅片—電池片—光伏組件”的產品升級路徑延伸產業鏈,最終建成內蒙古最大的光伏產業集群和全國主要的清潔能源輸出基地。(王龍)
來源: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