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是內蒙古自治區“8337”發展思路的重點任務之一。日前,自治區副主席云光中在自治區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上作《關于自治區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情況的報告》時說,內蒙古非公有制經濟在投資、出口、消費、稅收、城鎮就業等指標方面,都占到全區的一半以上,成為推動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一組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6月末,全區個體工商戶115萬戶,同比增長12.7%;私營企業18萬戶,占全區企業總戶數的85.8%;非公有制經濟就業人員占全區就業量的36%,同比增長22%。非公有制經濟對全區的經濟拉動作用十分明顯。截至2013年,非公有制經濟實現增加值9082億元,占全區GDP的53.9%,同比增長13.6%;實現出口29.7億美元,占全區出口總額的72.5%。
《報告》指出,在自治區“非公經濟70條”、金融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金融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等多項政策措施的有力支持下,我區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勢頭迅猛,但融資難仍是面臨的突出問題,各大國有商業銀行只能滿足少數非公有制企業的融資需求,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機構實力偏弱,對非公有制企業融資的作用有限。
《報告》中透露,自治區政府將進一步強化政策支持措施,力爭到2017年,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占全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60%以上,非公有制經濟整體發展達到西部地區前列、全國中上游上平。
來源:內蒙古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