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阿拉善盟農牧業局了解到,截至目前,我盟羊絨基本售罄,前一階段積壓在牧民手中的羊絨大都出手。但與去年相比,今年羊絨價格每公斤下跌40元左右。阿拉善盟是白絨山羊的主產區之一,阿拉善型白絨山羊具有耐寒、耐旱、耐粗飼、適應性強、抗病力強、絨毛產量高、經濟效益大等特點。我盟出產的羊絨纖維長、細度小、光澤好、彈性高,在國際上享有很高的聲譽,被譽為“纖維寶石”和“軟黃金”。
阿拉善盟現有白絨山羊106萬只,全年羊絨產量達301噸,其中,阿左旗羊絨產量240噸包括騰格里經濟技術開發區和阿拉善經濟開發區,阿右旗47噸,額旗14噸。
阿拉善盟羊絨這些年一直保持在每斤180~200元的價格。今年,阿拉善盟羊絨在歷經了賣難之后,收購價格也較去年有所下跌,其中,南部地區每斤160~170元,與去年相比每斤下跌10~30元,北部地區每斤170~180元,比去年每斤下跌10~30元,平均下跌約20%左右。
據阿拉善盟絨源白絨山羊駱駝協會會長張尚軍分析,今年我盟羊絨價格下跌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目前我國的羊絨企業大都貼國外的品牌生產,羊絨價格話語權掌握在國外的羊絨集團手中。二是國內羊絨加工企業羊絨制品滯銷、資金回籠緩慢、效益下滑,加之生產企業普遍存在資金短缺、融資難的問題,迫使各羊絨企業為了降低生產成本相互壓價。三是我盟各羊絨專業合作社規模小而分散,無法形成合力來抗衡市場、左右價格,這也是羊絨價格下跌的一個原因。
張尚軍說,阿拉善盟的羊絨有資源、有品質,但沒有品牌,這樣在價格上就常常受制于人。他認為就我盟羊絨的品質來論,每斤200~220元的價格才比較合理。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受國際市場低迷的影響,加之絲、麻等各種替代品的增加,消費者選擇的多元化,也導致市場對羊絨需求減少,進而價格下跌。
羊絨是阿拉善盟重要的農畜產品和牧民收入的一個重要來源,但就目前來講,阿拉善盟羊絨產業還維持在賣原料的初級階段。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除了受大環境的影響,市場需求減弱外,羊絨品質下降也是羊絨價格下跌的一個因素。近年來,一些牧民為了追求利益,增加羊絨的產量,加大了白絨山羊的“改良”力度,雖然絨毛單產增加了,產量有所提高,但絨毛細度品質卻下降了。據統計數字顯示,我盟羊絨產量已由1988年的每只山羊250~300克,提高到了2013年的400克以上,阿左旗中心產區80%的白絨山羊平均產絨量高達450克以上。種公羊最高個體達1250克,母羊最高達1190克。短短二十多年間,全盟白絨山羊平均每只產絨量提高了150克,但與此同時,我盟羊絨纖維平均細度由14.23微米增加到了現在的15.20微米。羊絨纖維變粗,品質下降,損害了羊絨“軟黃金”的品牌信譽。失去市場競爭優勢的羊絨,自然賣不出好價錢。
多年來,羊絨在銷售時不能按細度和品質論價,體現不出優質優價的收購機制,這樣就導致了牧民為了增加產量改良品種,降低了羊絨品質。阿左旗家畜改良站站長唐培榮對記者說,解決羊絨質量下降問題,振興我盟羊絨產業,首先要實施好白絨山羊的提質保種工程,保護白絨山羊優質資源和品牌,在阿拉善白絨山羊中心產區劃定區域進行保護區建設,禁止引進其他品種。另外,要理順收購機制,特別是要體現出優質優價的原則,增加牧民養殖優質細度白絨山羊的積極性,讓他們在產量不增加的情況下,也能增加收入。此外,政府部門還可嘗試實施羊絨收儲制度,引進羊絨加工企業,適當提高羊絨價格和農牧民收入,來促進我盟羊絨產業的發展。
來源: 阿拉善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