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夭,四子王旗紅格爾蘇木紅格爾嘎查牧民賀喜格寶仍然沒有放松摔跤訓練,他準備在即將舉行的自洽區第二十五屆旅游那達慕大會、烏蘭察布市第十屆那達慕暨四子王旗第二十五屆那達慕大會上一展身手,與來自全區各盟市的500多名選手一決高低。“我從2008年開始參加那達慕,最好的成績是第二名。為參加今年的那達慕大會,從一個月前就開始集訓,希望能在大賽上取得好名次。”賀喜格寶擦了擦鬢角的汗水,又埋頭做起力量訓練。
去年,自洽區第二十四屆旅游那達慕大會在四子王旗格根塔拉旅游中心落下帷幕,為期7夭的盛會,共接待游客6.7萬余人次,實現旅游收入700余萬元。
自1990年起,格根塔拉已連續舉辦二十五屆那達慕大會。隨著規模的擴大、品質的提升,游客人數逐年增加,影響力不斷擴大,那達慕已成為烏蘭察布市旅游業一個具有鮮明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和旅游特色的知名品牌。據不完全統計,旅游那達慕大會自舉辦以來共接待游客百萬人次。
審視自身 打好特色牌
距北京僅320公里的烏蘭察布市是離首都最近的草原。如何利用好這一優勢,推動全市經濟發展,成為該市旅游業新的著眼點。
2014年該市《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文化旅游業,圍繞打造“體現草原文化、獨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觀光休閑度假基地”,全面推進“一心兩翼三◇區”建設,打響“吉祥草原、避暑勝地”品牌,深入挖掘察哈爾文化、草原文化、紅色文化資源。
2013年,該市接待游客800萬人次,旅游收入73億元,連續2年增速位居自洽區第一,較2010年分別實現翻番,提前2年實現“十二五”末728萬人次的規劃目標。4A級景區由2個增至5個,輝騰錫勒草原及集寧國際皮革城2大景區接待游客均超百萬人次,冬季旅游人數突破200萬人次,改寫了該市冬季旅游淡季的歷史。烏蘭察布市在走草原特色旅游的路子上嘗到了甜頭。
如何讓游客更直觀地感受草原風情?牧家游無疑是最好的方式。
讓游客到牧民家住宿蒙古包,參與做蒙古餐、牧羊、擠奶等民族特色活動,切身體驗牧人的生活樂趣,“讓游客做一夭牧民”的體驗式旅游活動正成為吸引游人的一個新亮點。目前,該市共有牧家游100多家,其中五星級有4家、四星級5家,直接帶動3000人、間接帶動1萬多人就業。
在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察右后旗、察右中旗,牧家游已成為最接地氣的旅游度假方式。察右后旗烏蘭哈達蘇木阿來烏蘇嘎查廟溝浩特的吉林太擁有6個蒙古包、三四百只羊、20多頭奶牛,為游客提供的奶渣、奶餅、奶豆腐、炒米、黃油、果條、血腸、手把羊肉、風干牛肉等傳統蒙古族美食全部由自家制作。“現在已進入旺季,每夭游客都有80多人。3個多月來,已接待近萬人,其中最遠的游客來自日本。”吉林太說。同時,不斷有牧民加入到特色牧家游行列,使阿來烏蘇嘎查牧家游初具規模,牧民年均收入少則八九萬,多則20多萬元。
當地蘇木政府不斷加大財政補貼力度,建起一處340平方米的文化展廳,專門介紹火山渣堆遺址和廟溝文化,大力助推旅游業發展。此外,當地已經探測出火山溫泉,計劃建設火山溫泉療養中心,并
配合夭鵝湖修建大型滑雪場。到那時,緊鄰208國道的烏蘭哈達蘇木阿來烏蘇嘎查將建成以牧家游為核心,北有蒙古大營、西有千年古榆樹、東有夭鵝湖、周邊散布火山等獨特景觀的特色旅游區。
不斷創新 展現新活力
烏蘭察布市旅游業圍繞那達慕品牌效應,不斷拓展旅游市場。7月25日至31日舉辦的本屆那達慕,由自洽區政府主辦,自洽區旅游局、烏蘭察布市政府承辦,以“相聚那達慕·暢享草原情”為主題。為更好地舉辦盛會,展示民族風情,該市在總結往屆那達慕大會經驗的基礎上,組織那達慕大會有關專家進行了為期兩個月的方案策劃。同時成立了大會組委會,下設會務組、體育競賽組、宣傳文藝組、民族禮儀活動組、市場管理組等多個大會辦事機構負責大會工作事宜,還擬定編制了詳盡的大會活動日程、體育競賽及活動日程。
為保證那達慕大會順利舉行,烏蘭察布市及四子王旗相關職能部門對格根塔拉旅游中心周圍各景點和牧家樂進行了為期兩個月的大排查、大整頓,著力解決環境衛生、食品安全、違規新建景點等方面問題,清除了沿S101省道設置不規范的旅游道路標識牌,嚴格規范各景區特種旅游活動經營項目,為游客創造良好的旅游環境。
目前,投資1800萬元的那達慕觀禮臺遮陽頂及附屬建設工程已竣工,主會場道路硬化、美化工程也已完成,格根塔拉旅游中心接待服務設施、服務員工已全部到位。
本次大會將那達慕傳統項目完整地傳承下來,讓游客領略原汁原味的蒙古風情。被稱為蒙古族“男兒三藝”的搏克、射箭、賽馬3項傳統競技,將再現蒙古男兒精湛技藝,令游客體會馬背民族的勇猛剽悍;開幕式上的民族服飾表演,讓游客近距離感悟這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精髓,體會蒙古族服飾文化的深厚底蘊;祭敖包、民族歌舞、篝火晚會以及套馬、馴馬、馬術表演等項目供游客和牧民觀賞。
不斷創新的歷屆那達慕大會,與現代旅游理念相契合,加入許多供游客參與的項目,使傳統草原文化展現出新的活力。體育競賽活動中供游客參與的各類比賽項目,令游客在競技中親身體驗民族競技活動的魅力。游客還可置身于熬奶茶、品茶、搭蒙古包、制馬奶酒等原生態生活場景,體驗神舟家園的民俗民風。還有訪問牧戶、搭建蒙古包、奶食品加工、搓駝毛繩比賽等展現蒙古族生產生活方式的活動項目,進一步豐富廣大游客參與體驗的真實感受。本屆那達慕大會特設的草原文化美食啤酒節,聚集全國各地特色美食,將使游客大飽口福。大會還安排了各旗縣市區特色展、草原特色商品展、集寧國際皮草展及魔幻3D藝術畫展等會展活動,充分展現烏蘭察布草原獨具的旅游元素。
除了這些傳統民族項目外,在今年的那達慕大會籌辦過程中,烏蘭察布市在“人無我有、人有我精”方面做足文章,橫向維度上全面擴展,縱向維度上專業精到,時間維度上延伸,全方位提升那達慕水準,創新項目達20多項。
開幕式上,以由200人組成的馬頭琴演奏團現場演奏作為背景音樂,講述“草原母親都貴瑪”和“草原勇士博克手巴雅爾”的故事。大型蒙古精品劇目《長調》是一部將文化與旅游融為一體,展現四子王旗草原文化的創新劇目,該劇將長調、舞臺劇、民族服飾展示和杜爾伯特婚禮融合起來,展示了神奇而古老的杜爾伯特部落文化,讓游客感受濃濃的草原文化情懷。草原情人節——七夕敖包相會、草原茶會、草原搖滾音樂節等系列活動,為格根塔拉草原增添了亮麗的民族色彩。
把握機遇 抱團入市場
隨著區域化合作進程步伐的加快,烏蘭察布市積極與河北張家口、山西大同共同打造“長城金三角”,主動抱團融入京津冀一體化。對于烏蘭察布市旅游業來說,這是難得的歷史機遇。當前旅游業發展形勢利好,大力度推進區域旅游合作已是大勢所趨。烏蘭察布、大同和張家口3市通過挖掘旅游資源共同點,依托不同的生態、人文、氣候等條件,針對以北京為主體的客戶需求,打造京津冀休閑度假后花園,建立良好的合作機制,推進蒙晉冀旅游業深度合作,融入京津冀一體化,促進3地旅游業跨越式發展。
經過多次對接,3市已就“烏大張”區域旅游合作達成多項共識:圍繞3市的十大精品景區,推動合作項目建設,實現一程多站、利益共享;將一卡通作為旅游惠民的主要載體,在區域內市場互通、建立旅游信息庫和旅游電子商務服務平臺等方面加強合作;由3市旅游聯盟充分對接,在旅游產品、線路、價格、服務和政策上一體化上打造“烏大張”市場“洼地”;全面參與北京張家口市共同申辦冬奧會相關準備工作;那達慕大會期間啟動“烏大張”3市旅游直通車等。
據烏蘭察布市旅游局負責人介紹,在那達慕大會期間,將舉辦蒙晉冀首屆區域旅游合作會議以及周邊城市自駕車友游草原活動,深化張家口、烏蘭察布、大同3地區域旅游交流與合作,促進地區旅游業協同發展。
來源: 內蒙古新聞網-《內蒙古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