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飼料配制到投料、飲水、清糞、綠化澆水全部實現機械化的富川現代肉羊產業循環經濟科技園雛形已現;蒙羊牧業年屠宰加工50萬只肉羊的精深分割生產線主車間接近完工;投資達30億元,規劃建設國際標準肉羊精深加工區、冷鏈倉儲物流配送營銷區、肉羊副產品深加工區、活畜交易屠宰區和綠色特色小食品加工生產區等“五位一體”現代化、標準化的臨河巴美肉羊循環經濟產業園初具規模……
這是巴彥淖爾市大力發展肉羊產業的一個縮影。自治區黨委書記王君到巴彥淖爾市調研時指出,巴彥淖爾要大力發展現代農牧業,爭當全區建設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加工輸出基地的排頭兵。發展肉羊產業,是該市踐行這一要求、爭當排頭兵的生動寫照。
巴美肉羊讓該市肉羊產業更具競爭力。2013年10月23日,淘寶網“聚劃算”平臺開售巴美羊肉,首日即有4000多客戶上網搶購。至當年10月30日,巴美羊肉面向全國26個省市、自治區共售出羊肉產品1.2萬多份,旋即成為淘寶羊肉類網購第一品牌。
巴美肉羊的暢銷讓人們看到了品牌帶來的“熱”效應。近兩年來,該市以打造巴美肉羊品牌為重點,為肉羊產業發展專門量身定制了發展規劃,吸引了眾多企業前來投資。據了解,目前看好該市肉羊產業的公司已達到幾十家,其中有4家基金公司投資羊產業,投資額超過2億元。同時,還有十幾家銀行計劃或已著手向該市肉羊產業提供資金扶持。
據統計,該市現已建成肉羊養殖專業戶12萬戶;肉羊規模養殖比重達到63%以上,成為全國地級市中飼養量第一、常年育肥出欄第一和四季均衡上市第一的肉羊生產加工商品基地。同時,還為遼寧、山東、寧夏、新疆等多個省區及興安盟、通遼市、鄂爾多斯市等地長期提供巴美種公羊,產生顯著的經濟、社會效益。
在五原縣塔爾湖鎮的巴美肉羊養殖基地,現已建成包括種羊繁育中心、飼料加工廠、肉羊養殖場、肉羊屠宰加工廠和配套冷庫、大型沼氣站、有機肥年加工基地在內的6大產業功能區域。通過自動化加料、飲水系統和開放的陽光棚,每只羊都在清潔、陽光充足、空氣流通的環境下生活。養殖園區的各個環節,都可以24小時通過視頻系統全程進行監控。
“以后,每塊羊肉都將有二維碼‘身份證’。哪塊肉出了問題,都能追溯到任意環節的責任方,有利于實現優質優價。”蒙羊牧業股份有限公司巴彥淖爾基地管理中心總監張鈞說。目前,綠色、標準化養殖、全程可追溯,正成為該市肉羊養殖企業的共同追求。
從傳統養殖到規模化養殖,再到羊肉精加工,巴彥淖爾人的眼光遠遠不止于此:他們還將肉羊產業鏈條進一步延伸到電子交易領域,力求融入全球“羊市”。
以前,無論羊肉產品的買賣雙方,還是農戶、企業購買、出售種羊以及架子羊,都得“面對面”談,費時不說,產品質量無法保證,也額外增加不少成本。為此,該市通過電子商務交易與現代倉儲物流2個平臺,為廣大農牧戶、合作社和羊畜產品生產、加工、流通中小企業乃至區內外的各類羊畜產品供銷商,提供交易信息發布、交易咨詢、現貨交易、倉儲物流、供應鏈融資等綜合服務,推動羊畜產業發展邁上新臺階。
今年3月31日,由該市精心打造的羊畜產品電子交易平臺———內蒙古羊畜產品交易中心正式上線運營,實現了我國羊畜產品網絡電子交易“零”的突破。在電子交易中心屏幕上,羊肉品種、規格、單價、數量等信息實時更新,買賣雙方可根據自身需求靈活選擇協議交易或單項競價交易。目前,已有草原宏寶、富川、草原鑫河、雙河集團和眾富、瑞興、鼎峰等30多家企業和專業合作社入市交易。
如今在該市,養羊正成為農牧民增收最有效的途徑之一,越來越多的農民把養羊當成主業。“我今年養了2000多只羊。而沒養羊之前年純收入也就是3萬塊錢左右,現在收入跟過去比,起碼增長了8倍!”說此話的楊萬順是臨河區狼山鎮村民,養羊已3年了。他所在的村已成為肉羊專業養殖村。
據統計,該市目前已建成這樣的專業村、專業小區178個,專業合作社860個。2013年,全市農牧民人均收入中來自肉羊產業的達1970元,占到畜牧業收入的80%。
來源: 內蒙古新聞網-《內蒙古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